[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过滤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6933.2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7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谭百印;赵逸中;承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人防设备厂有限公司;江苏中豪防护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3/04;B01D53/7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黄振华 |
地址: | 21426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过滤 吸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吸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吸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过滤吸收装置各种各样。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吸收装置,是一种能有效滤除有毒气体、放射性灰尘和油烟的装置,能提供清洁空气的装备,但是,现在用于人防工程中的过滤吸收装置普遍存在过滤效果差,空气净化率低,结构复杂等缺陷。市场上公开的一种过滤吸收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其内的高效过滤层、活性碳过滤层,活性碳过滤器的外表面与外壳之间具有外空腔,并套装在高效过滤层外部,高效过滤层内部具有内空腔,还包括中部均带孔的上端盖和下端盖,下端盖的上方固定有异形承载托架,托架下方、外侧与下端盖之间留有空隙。此实用新型结构相对复杂,而且空气净化效果不明显,过滤效果不理想,同时不能用于人防工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性价比较高,使用寿命长的新型过滤吸收器。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过滤吸收器,它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毒单元,在所述滤毒单元下方设有精滤器,在所述精滤器下方设有消波挡板,在所述消波挡板上设有等离子发生器,在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
在所述进气口与壳体之间设有锥形进气扩散器。
在所述出气口与壳体之间设有锥形出气扩散器。
所述消波挡板设置在所述锥形进气扩散器内侧。
所述滤毒单元设置在所述锥形出气扩散器内侧。
在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上都设有盲盖。
所述滤毒单元为活性炭过滤单元。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采用滤毒单元、精滤器和等离子发生器,可以有效净化空气,净化效率较高,符合人防工程的使用要求;采用消波挡板,可以有效抵挡冲击波的破坏,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整体装置运行平稳可靠,整体性价比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壳体;2、滤毒单元;3、精滤器;4、消波挡板;5、等离子发生器;6、进气口;7、出气口;8、锥形进气扩散器;9、锥形出气扩散器;10、盲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过滤吸收器,它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滤毒单元2,在所述滤毒单元2下方设有精滤器3,在所述精滤器3下方设有消波挡板4,在所述消波挡板4上设有等离子发生器5,在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设置进气口6和出气口7;
在所述进气口6与壳体1之间设有锥形进气扩散器8;在所述出气口7与壳体1之间设有锥形出气扩散器9;所述消波挡板4设置在所述锥形进气扩散器8内侧;所述滤毒单元2设置在所述锥形出气扩散器9内侧;在所述进气口6和出气口7上都设有盲盖10;所述滤毒单元2为活性炭过滤单元。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采用滤毒单元、精滤器和等离子发生器,可以有效净化空气,净化效率较高,符合人防工程的使用要求;采用消波挡板,可以有效抵挡冲击波的破坏,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整体装置运行平稳可靠,整体性价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人防设备厂有限公司;江苏中豪防护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兴市人防设备厂有限公司;江苏中豪防护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6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法处理含甲苯废气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枸杞薏米糖蚕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