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染搅拌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6523.8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娟 |
主分类号: | D06B23/10 | 分类号: | D06B23/10;D06B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染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实验设备,尤其是一种印染实验中使用的搅拌棒。
背景技术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浴比为染液与被染物的重量之比,一般20∶1,30∶1为大浴比,3∶1或5∶1为小浴比,为了确认小浴比的染色效果,一般会先进行试验,在染环中先放入被染物,然后加入相应量的染液对被染物进行上色,然而在浴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染杯内没有外力进行搅拌的话,染液很难与被染物充分接触,渗透并上染,会延长试验周期而且试验效果不佳,目前是在印染杯内放入圆柱形的搅拌棒进行搅拌,但此种结构的搅拌棒,在使用完毕后,不方便夹取,只能用手拿,染料易对皮肤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印染搅拌棒,其结构简单,搅拌效果好而且便于夹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印染搅拌棒,包括棒体,棒体的端部呈球形并开有U形凹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棒体为圆柱形;
所述棒体的两个端部均呈球形并均开有U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搅拌棒设计成圆柱形,两端均为球形,有利于减小对被染物的损伤;而且在两端均开有U形凹槽,有利于方便夹取;其结构简单,搅拌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形的棒体1,所述棒体1的两端部2均呈球形;所述圆柱形的棒体1及球形的两端部2均表面光滑无棱角,不会对被染物6造成损伤,在棒体1的两端部2均开有U形凹槽3,有利于使用夹子之类的工具夹取;将染液7及被染物6按照一定的浴比放入染杯4内,用杯盖5将染杯4密封;在实验时将染杯4倾斜固定在实验专用的转盘上,在染杯4随着转盘旋转的过程中,搅拌棒在染杯4内做无规则的往复运动,对被染物6及染液7进行搅拌,使染液7与被染物6能充分接触、渗透并上染,由于棒体1及其球形的两端部2均光滑无棱角,不会损伤被染物6及染杯4,结构简单,搅拌效果好,缩短了试验周期。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娟,未经吴文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6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真空吸移辊真空箱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传动拉丝杆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