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式微循环水工质单相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5738.8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伟;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易网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微 循环 水工 单相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柜温控系统,进一步涉及温控系统中的闭式循环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电子和电力设备安装在露天、简易机房等室外场所时,常需要采取防护措施。通常的防护措施是将设备安装在户外机柜或户外安装的设备箱或者工作箱内,然而,由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消耗的绝大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使得机柜内的温度不断上升,严重威胁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一定的温度控制系统来及时排除机柜内的多余热量。
当前,各大运营商电能消耗过大,节能减排已经是非常紧迫,新型一体化基站建设量巨大,机柜内部温度控制需要采用更节能高效的热管理模式,特别是机柜内部高温点处于机柜顶部,顶部撗置的换热系统有结构制约,因此,传统叠压铝片换热方式难以克服体积问题。
现有产品均是采用铝片叠压模式设计,需用大功率离心风机增大风量进行热交换,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如下难以克服的问题。在我国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停电拉闸现象时有发生。特别在相对偏远地区,停电频繁。另一个重要缺点是单位体积换热量低,成本高昂,不利节能。当温度符合或者不符合设定时,要连续长期驱动风机运行,影响风机使用寿命。所以说现有技术有如下缺点:换热效率低下;生产工艺复杂;吸附灰尘后传热效率下降明显;体积过于庞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且体 积适当的换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闭式微循环水工质单相换热系统,包括控制系统、LED显示单元、风机和压缩机,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CPU,控制温度、压缩机转速和风机转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设定温度控制风机和压缩机的转速;所述LED显示单元显示包括目标单元温湿度,压缩机转速和风机转速的读数。
优选的,所述风机包括FAN1内循环风机和外循环风机。
优选的,所述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外部或者监控中心通信单元,以及系统进一步包括隔离电路,和目标单元电力系统完全隔离。
优选的,所述风机外接直流PWM,用于调节风量大小。
优选的,所述换热系统进一步包括小型储藏箱,用于工质补充和气体排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以上所述系统的工作方式,当目标单元温度低于设定值15度时,此时启动制热输出,热风输出的PWM控制变速风机,迅速以最大热量输出,随着目标单元温度升高,PWM脉宽调制驱动变速风机降低风速,从而降低热量输出直到温度高于15度时,风机关闭;当目标单元温度高于25度设定值时,此时启动内外循环输出,由A0模拟输出驱动无刷直流电机以较高转速运行,PWM风机也达到较高转速。最大的质量流量在微循环系统内部进行热量传递,随着目标单元温度回落,电机和风机转速同步降低,直到达到目标单元设定温度后关闭压缩机和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所述系统控制冷热量输出的核心在于按需提供,能以较小的能源消耗满足目标单元的温度需求。实现节能最大化。
2、采用直流PWM调制风量输出。
3、微循环通道采用紫铜管和硅胶管混合模式
4、系统级根据目标温度进行细微调制,循环泵采用软启动模式,保护并延长无刷电机使用寿命。
5、外循环管道温度检测、制热输出用于工质结冰液化处理。
6、特殊设计的小型储藏箱用于工质补充和气体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控制系统和外部或者监控中心通信单元电路图。
图2为主控CPU单元电路图。
图3为LCD显示单元电路图。
图4为变速风机和变速压缩机驱动输出电路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控制系统和外部或者监控中心通信单元,J1为RS485通信输出。整体带隔离电路,和目标单元电力系统完全隔离,能起到高抗干扰和高稳定性。
图2为主控CPU,为整机控制核心和指令输出中心。
图3为LDD显示单元,为液晶LCD显示实时数据,包括目标单元温湿度,压缩机转速和风机转速显示。能直观看到温度和转速的对应关系。并且可以实时显示本系统的运行时间和耗电统计。
图4为变速风机和变速压缩机驱动输出。
FAN1为目标单元内循环风机,可变转速输出。变速范围为0-380m3/H, 实现平滑无级变速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易网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易网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5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动汽车远程监控、升级及标定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