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可逆接触器组的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5407.4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0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计新华;陈雪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傅敏华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可逆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特别是指一种可在可逆接触器组上使用的接触器。
背景技术
可逆接触器组是由两台接触器合并组成,其具有间隔切换工作的特点,为了保证其正常安全的运行,就需要两台接触器间具有机械互锁功能,当遇到意外或错误操作等情况时,可以确保两台接触器不会同时闭合,而只能是其中一台接触器断开后,另一台接触器才能闭合,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配电线路出现短路事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通常在两台接触器之间设置有机械互锁机构,即可逆接触器组的机械互锁机构,现有的可逆接触器组的机械互锁结构一般做成模块化使用,其零件较多,体积较大,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并且结构复杂,组装不方便,所以这些复杂的机构就直接影响到单个接触器的内部结构,其主要表现在其他功能模块无法很好的完全安装在接触器的内部,如浪涌抑制模块等,它们安装在接触器上时,往往高出接触器很多,容易导致功能模块脱落,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另外上盖的开口很难处理,在撬动的时候容易开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是上盖正对壳体容置腔开口处设置有可方便撬落撬动块的新型的接触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可逆接触器组的接触器,包括有上盖,壳体、底座和内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正对壳体容置腔开口处设置有形状大于或等于开口形状的撬动块,该撬动块的周边与上盖本体之间设置有折痕或间隔连接线,所述上盖上与撬动块相邻的侧边上设置有方便工具撬动撬动块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其中撬动块的目的是当客户需要安装功能模块时,可使用工具将此撬开,随时方便安装及更换各类功能模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线圈接线端与触头接线端,前后侧的线圈接线端与触头接线端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底座前后侧的线圈接线端都只有一个且位于同一边,所述上盖的前后两侧上对应的设置有两排供导线连接线圈接线端和触头接线端的通孔,所述壳体的容置腔位于线圈接线端侧且在两个线圈接线端之间,该容置腔可供接触器的辅助功能模块插入,壳体位于容置腔的顶部为接触器的辅助功能模块插入的开口,容置腔的底部上设置有凸台,该凸台上设置有可供可逆接触器组的锁杆穿过且安置的通孔,所述内部单元上的动触头支持靠近通孔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锁孔;所述容置腔整体为矩形,容置腔较宽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或导向径,容置腔较窄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容置腔底部设置有与线圈接线端电连接的金属引脚,该金属引脚可与接触器的辅助功能模块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我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安装辅助功能的功能模块,并且该模块模块可以基本完全置于壳体的容置腔中,这样功能模块就比较稳固,不会脱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可用于可逆接触器组的接触器,包括有上盖1,壳体2、底座3和内部单元4,底座3的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线圈接线端31与触头接线端,前后侧的线圈接线端31与触头接线端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底座3前后侧的线圈接线端31都只有一个且位于同一边,所述上盖1的前后两侧上对应的设置有两排供导线连接线圈接线端和触头接线端31的通孔11,上述的这些基本技术特征在现有技术中也是常见的,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我们就不详细描述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位于线圈接线端31侧且在两个线圈接线端31之间设置有一个可供接触器的辅助功能模块5插入的独立的容置腔21,壳体2位于容置腔21的顶部为接触器的辅助功能模块5插入的开口211,容置腔21的底部上设置有凸台212,该凸台212上设置有供可逆接触器组的锁杆穿过且安置的通孔2121,所述内部单元4上的动触头支持41靠近通孔2121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锁孔411;采用上述方案,我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安装辅助功能的功能模块5,并且该功能模块5可以基本完全置于壳体的容置腔21中,使功能模块5就比较稳固,不会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所述容置腔21整体为矩形,容置腔21较宽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或导向径22,容置腔21较窄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块23,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导向槽或导向径212与卡块213互换位置,也不可以不设置导向槽或导向径212,只要功能模块5在插入的时候简单方便即可,所述容置腔21底部设置有与线圈接线端电连接的金属引脚214,该金属引脚214可与接触器的辅助功能模块5电连接;所述上盖1正对壳体2开口处211设置有形状大于或等于开口形状的撬动块12,该撬动块12的周边与上盖1本体之间设置有折痕或间隔连接线,所述上盖1上与撬动块12相邻的侧边上设置有方便工具撬动撬动块12的斜面13,本实施例中设置撬动块12的目的是当客户需要安装功能模块5时,且功能模块5的高度大于容置腔21的深度时,则可以使用工具将撬动块12撬开,方便安装及更换各类功能模块5;当然在设置较小功能模块5时,我们也可以不撬开撬动块12,这个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5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伸强度较高的环保型水性铝箔胶带
- 下一篇:带有衬纸的溶剂型铝箔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