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红外智能安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4303.1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4 | 分类号: | B60R21/0134;B60T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红外 智能 安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智能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基于红外探测和测距原理实现的汽车红外智能安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由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正急剧上升。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行人或其他车辆引起的客观原因,但机动车辆作为主体因素,其主动操纵以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共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0812起,共造成62387人死亡,237421人受伤,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当事人家属的精神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因此,研发汽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红外线进行探测行人并测距进而来控制车速与距离,来实现汽车安全驾驶,从主体出发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红外智能安全控制系统,基于红外探测和测距原理实现,通过红外线进行行人探测并测距来控制车速与车距,从而实现汽车的安全驾驶,从汽车主体出发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红外智能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单片机一、单片机二、汽车测速仪以及步进电机,单片机二为信号处理中心,其信号输出端经红外线发射电路与红外线发射器连接,其信号输入端经红外线接收电路与红外线接收器连接;单片机一为指令控制中心,其信号输入端与汽车测速仪和单片机二的反馈信号输出端分别相连接,其信号输出端与步进电机连接,步进电机连接汽车的曲轴和连杆;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在车外安装,其他设备均在车内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线进行行人探测并测距来控制车速与车距,可以较早地发现潜在危险从而实现汽车的安全驾驶,从汽车主体出发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单片机一、单片机二、汽车测速仪以及步进电机,单片机二为信号处理中心,其信号输出端经红外线发射电路与红外线发射器连接,其信号输入端经红外线接收电路与红外线接收器连接;单片机一为指令控制中心,其信号输入端与汽车测速仪和单片机二的反馈信号输出端分别相连接,其信号输出端与步进电机连接,步进电机连接汽车的曲轴和连杆;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在车外安装,其他设备均在车内布置。
汽车正常行驶时,红外线发射器向前方发射红外线信号,红外线接收器接收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信号,单片机二实时检测经过红外线接收电路处理后的反射信号,当车辆前方有行人时其返回的编码信号才能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避免了太阳光或其他热源的干扰。此外单片机二还设置时钟功能,可以计算发射与接收一次信号的时间差△t。单片机一从单片机二处得到发射与接收一次信号的时间差△t以及前方是否有行人的数据信号,从汽车测速仪处得到目前汽车的运行速度。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处理与分析比对,单片机一得出人与车的实时距离以及汽车运行该段距离的时间,单片机一发出指令,最终以电信号的方式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转。步进电机在单片机一的指令下精确运转,并带动曲轴及连杆运动,连杆与刹车器脚踏板下的直杆相连,步进电机正转操纵刹车,反转则松开刹车器,停止刹车。
除了自动控制,本系统并不影响人工操纵刹车器,可以充分发挥人的灵活性。另外,可以选择关闭本系统的电源开关,尤其是在汽车启动和泊车时,可防止系统做出错误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4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条检测板
- 下一篇:一种铁道车辆摇枕孔距检测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