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定位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4123.3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1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施冲;孙伟明;蒋方靖;黎亚舟;王辉;杨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3/16;B66C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定位吊具,用于混凝土预制件水下安装定位。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吊装时,采用的吊具结构比较单一,适用性不强,而且在吊装过程中,没有定位装置,且在水下操作,需要操作人员提出更多的操作要求,要靠目测调整,反对对吊装物继续调整,不仅吊装精度差,费时费力,而且在水流摆动下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定位吊具,应用于深水区混凝土预制件的安装与定位,定位精度高,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装定位吊具,包括;
一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部设置有定位塔,安装平台下部设置有夹持混凝土预制件的夹具,
所述定位塔由相互交叉构成的钢管组成,在定位塔上端设置一定位仪器安装平台,且高于定位仪器安装平台还安装一用于通信的GPS天线。
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至少一对夹持件,并通过拉线连接吊钩,所述夹持件呈圆弧状,且在圆弧端部设置一用于卡住混凝土预制件的凸块。
优选的,所述夹具上还设置一防止夹具来回摆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于夹具外侧面上,固定杆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仪器安装平台上安装有GPS接收机,双轴倾角传感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在夹具上方设置有定位塔,能够对夹具夹持的混凝土预制件进行实时定位与安装,定位精度高,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塔和夹具的连接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塔和夹具的连接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吊钩与夹具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仪器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安装定位吊具,包括;一安装平台1,所述安装平台1上部设置有定位塔2,安装平台1下部设置有夹持混凝土预制件的夹具3,
所述定位塔2由相互交叉构成的钢管组成,在定位塔上端设置一定位仪器安装平台4,且高于定位仪器安装平台4还安装一用于通信的GPS天线5。
参照图3,所述夹具3包括至少一对夹持件3a,并通过拉线3b连接吊钩6,所述夹持件3a呈圆弧状,且在圆弧端部设置一用于卡住混凝土预制件的凸块3c。
所述夹具3上还设置一防止夹具来回摆动的固定杆3d,所述固定杆3d一端固定于夹具3外侧面上,固定杆3d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平台1上。
参照图4,所述定位仪器安装平台4上安装有GPS接收机,双轴倾角传感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中几个参数的确定如下:
1)定位塔高度确定
定位塔高度保证最高水位安装时露出水面2米,确保仪器设备不受波浪侵入,按最低安装低标高下游S3#-14.7米,半圆体堤顶标高-7.0米记,工程区域8月最高潮位+3.5米,吊具离半圆体顶部越2米,则定位塔高度约为10.0米。
2)吊具参数测定
GPS安装位置和夹具几何位置关系的测定,半圆体安装参数根据GPS-RTK提供的实时三维数据确定。
在半圆体安装前,安装船在码头试吊半圆体,陆上全站仪测定两个GPS强制归心螺旋和吊具吊点之间的平面和高程几何关系。将参数输入专门编制的半圆定位安装软件。
3)实测定位
在两个定位塔顶部定位仪器安装平台内安装两台GPS和一台精密双轴倾角传感器。
GPS-RTK实时提供塔顶位置三维坐标,精密双轴倾角传感器实时提供起吊后吊具和半圆体的倾斜姿态(半圆体、吊具和定位塔刚性连接),通过事先测定的GPS和吊具之间的几何关系实时推算出半圆体底面4个角点的平面位置。
4)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4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步磨损金刚磨轮
- 下一篇:喷砂机自动上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