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山区沟谷弃碴回填造地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3790.X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春;朱颖;李安洪;李楚根;徐骏;葛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区 沟谷 回填 构造 | ||
1.山区沟谷弃碴回填造地构造,其特征是它包括:弃碴填筑体(1),按一定的压实度要求填筑密实;加固桩(2),在沟谷出口段沿垂直于沟谷纵向间隔设置;拦水坝(3),设置于沟谷上部,其下部及两端需埋入稳定基岩中;反滤层(4),填筑于沟谷底部中心,反滤层(4)顶部设置复合排水板(5);排水沟渠(6),设置于弃碴填筑体(1)顶部四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沟谷弃碴回填造地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桩(2)在沟谷出口段沿沟谷纵向间隔设置多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沟谷弃碴回填造地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反滤层(4)的宽度应大于10m,高度不小于2m,采用不易风化的大块石填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沟谷弃碴回填造地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复合排水板(5)的顶部和底部设置0.5~1.0m厚的碎石垫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区沟谷弃碴回填造地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复合排水板(5)为由三维土工网芯和热合于其两面的无纺透水土工布组成的复合体,复合体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1600g/m2,厚度不小于8.0mm;复合体纵向抗拉强度不小于18kN/m,横向抗拉强度不小于10kN/m,排水坡度i=0.1、弃碴填筑体(1)最大上覆压力时的导水率不小于1.2×10-3/m2/S;三维土工网芯厚度不小于5.0mm,网芯纵向抗拉强度不小于15kN/m;无纺透水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200g/m2,法向渗透系数不小于0.3cm/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沟谷弃碴回填造地构造,其特征是:所述排水沟渠(6)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37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