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泵用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3358.0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荣红丽;张继成;孙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一种应用于潜油电泵的防腐防垢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领域中,电动潜油离心泵机组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采油方法,可以从较深的不同状况的油井中大量提取地层液。电动采油离心泵系统由电动机、保护器、气体分离器、多级沉没式离心泵等构成,在该系统进行工作时上述设备均要长期浸泡于井液中,因此对这些设备进行防腐防垢保护是极为重要的。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了一些用来解决潜油电泵受到腐蚀和砂蚀损害的防护用具,但是,多采用涂刷防腐剂或安装滤网的方式,防护效果往往和采油效果形成反比例关系,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给出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泵用保护器,本种保护器具有可对整个潜油电泵系统进行防腐防垢、防腐效果好的特点,能够有效减缓潜油电泵受到腐蚀和砂蚀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井下泵用保护器,包括上挡板和下挡板、外套管和内套管等常规部分,其独特之处在于:在所述内、外套管的环空部分,固定有上分隔板和下分隔板,所述下分隔板上固定有一块环形的钕铁硼永磁体;所述内、外套管的管壁上均开有若干筛孔,在所述上分隔板上层的空间内置有缓蚀剂固体;所述内套管伸出下挡板的管体部分开有外螺纹。此外,在所述下挡板的下方连接有一个伞状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上述方案中的井下泵用保护器在实际应用时被固定于电动机之下,安放于其中的缓蚀剂在井液的冲刷作用下被均匀缓慢地释放,整个潜油电泵系统都浸泡在含有缓蚀剂的井液中,因而使得整个潜油电泵系统都处于有效的防腐、防垢保护之中;此外,设置了一块永磁体,可以吸附直径较小的铁磁性砂砾,实现对电泵的有效保护;另外,在最低端设置伞状导流板,可以把一些体积较大的砂砾罩在斜角区域。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对整个潜油电泵系统进行防腐、防垢,防腐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上挡板,2-外套管筛孔,3-外套管,4-上分隔板,5-内套管筛孔,6-内套管,7-钕铁硼永磁体,8-下分隔板,9-下挡板,10-伞状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种井下泵用保护器,包括上挡板1和下挡板9、外套管3和内套管6等常规结构,其独特之处在于:在所述内、外套管的环空部分,固定有上分隔板4和下分隔板8,所述下分隔板8上固定有一块环形的钕铁硼永磁体7;所述内、外套管的管壁上均开有若干筛孔,在所述上分隔板4上层的空间内置有缓蚀剂固体;所述内套管6伸出下挡板9的管体部分开有外螺纹。
具体实现时,上挡板为一块实心圆柱形钢板,下挡板为一块圆环柱型钢板,在上下挡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有一个外套管。内套管置于外套管之中其上端通过焊接方式被固定于上挡板,其纵向长度大于外套管的纵向长度,因此内套管的部分管体通过下挡板的环形孔洞伸出下挡板。为使得缓蚀剂不发生泄漏,内套管的外径与下挡板的圆环内径之差为零,即二者必须紧密配合,因此与下挡板相接触的内套管的外壁最好也应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下挡板的环形内壁上。内套管伸出下挡板的管体部分开有外螺纹,以便和油井封隔器联结。内外套管的管壁均开有若干筛孔,这些筛孔的作用在于使得井液与缓蚀剂相混合后可通过其流出。由于在下分隔板上设置了一块永磁体,可以吸附直径较小的铁磁性砂砾,实现对电泵的有效保护。
另外,在进一步优化方案中,可使得所述下挡板9下方连接有一个伞状导流板10,由于这个伞状导流板含有一个斜角区域,因此,可以把一些较大的砂砾限流在这个区域内。
在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被固定于电机的下方,油井液通过封隔器进入其内套管,然后通过内套管壁上的内套管筛孔与被置于内外套管之间的缓蚀剂发生混合,在井液的冲刷作用下缓蚀剂被缓慢的释放,此后含有缓蚀剂的井液通过外套管壁上的外套管筛孔流出,经过电机、保护器,从分离器进入经离心泵增压后通过油管举升到地面,由此可见在整个举升过程中,缓蚀剂流经了整个潜油电泵机组,使潜油电泵机组在整体上得到了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3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历史事件演示转轴
- 下一篇:波浪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