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相流燃气动力冲击解堵技术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3312.9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0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显荣;李广辉;孙香秋;郭玉强;赵旭亮;王斌;杨淑英;刘连杰;常鹏梅;杨凯;关天势;刘玉;施昆松;林丽娜;肖素梅;戴双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3 | 分类号: | E21B43/263;E21B43/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相 燃气 动力 冲击 技术 管柱 | ||
1.一种两相流燃气动力冲击解堵技术管柱,其特征在于:该两相流燃气动力冲击解堵技术管柱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两相流冲击解堵起爆装置(2)、上部的两相流冲击解堵携砂装药装置(1)、下部的两相流冲击解堵携砂装药装置(1)和尾堵(3),两相流冲击解堵携砂装药装置(1)包括筒形的携砂装药枪体(11),携砂装药枪体(11)内的携砂装药弹架(12)上设置有多个携砂腔(13),携砂腔(13)的一端设置有开口(16),携砂装药枪体(11)的侧壁设置有与携砂腔的开口(16)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盲孔(14),携砂装药枪体(11)内还设置有火药,携砂腔(13)内含有石英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燃气动力冲击解堵技术管柱,其特征在于:上部的两相流冲击解堵携砂装药装置(1)和下部的两相流冲击解堵携砂装药装置(1)之间通过柱状的连接体(4)连接,连接体(4)内设置有连通连接体(4)上下两端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燃气动力冲击解堵技术管柱,其特征在于:携砂装药弹架(12)的两端分别焊接有挡环(121),挡环(121)与携砂装药枪体(11)的内壁通过固定销钉连接,挡环(121)的中心设置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燃气动力冲击解堵技术管柱,其特征在于:下部的两相流冲击解堵携砂装药装置(1)的下端和尾堵(3)的上端螺纹连接,尾堵(3)的下端为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燃气动力冲击解堵技术管柱,其特征在于:盲孔(14)的外部设置有用于遮挡盲孔的挡片(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燃气动力冲击解堵技术管柱,其特征在于:两相流冲击解堵起爆装置(2)含有柱状的撞击底座(21),撞击底座(21)的上部设置有内孔(211),内孔(211)中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击针(22)、剪切销(23)、击针座(24)、钢垫环(25)、铜片(26)、底火台(27),撞击底座(21)内还设置有连通撞击底座(21)的下端与内孔(211)的中心孔(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相流燃气动力冲击解堵技术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撞击底座(21)的上方,从上向下依次连接有第二连接接箍(62)、提升短节(7)、第一连接接箍(61)和筒形的导向连接体(5),撞击底座(21)的上部与连接导向连接体(5)的下部螺纹连接,撞击底座(21)的下部与上部的两相流冲击解堵携砂装药装置(1)的上端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相流燃气动力冲击解堵技术管柱,其特征在于:导向连接体(5)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导向连接体(5)内外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33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