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冲压成型的同步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2672.7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2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紫;谢哲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宇豪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00 | 分类号: | F16H5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626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冲压 成型 同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所受冲压力均匀分布的新型冲压成型的同步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同步轮,大多为实心的圆柱块状,具有重量大、惯性大而引起设备运行不稳定,传动效率低等缺陷,更为实际且显著的问题是其材料用量大,致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在同步轮的两侧面设置凹陷,或者进一步在凹陷的基础上设置透孔,解决的效果较为显著,应用也很广泛,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同步轮经常出现易断裂损伤的情况,尤其是在同步轮厚度变化的台阶处,大大缩短了同步轮的预期使用寿命,且突发时严重影响正常的传动作业。
经研究发现,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断裂损伤的问题,是因为大多同步轮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冲压成型,而具有凹陷等的同步轮因厚度不均匀,即在冲压时装粉料的厚度不一致,压缩量和比例精度等参数很难保证,引起不同厚度处所受到的冲压力不同,导致冲压成型后的同步轮在不同厚度处的密度不同,进而导致内应力分布不均而出现内部裂纹,此内部裂纹即是引起同步轮断裂损伤的根源。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发生断裂损伤并兼具多重优点和优越性能的新型冲压成型的同步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冲压成型的同步轮,包括轮主体,所述轮主体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直通透孔,且所述轮主体上除所述直通透孔外的所有实体部分的厚度保持一致。
上述直通透孔有复数个。
上述直通透孔的截面呈圆形、方形、椭圆形、扇形或不规则形状。
各个上述直通透孔的截面呈扇形,各个所述直通透孔间的上述实体部分形成轮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冲压成型的同步轮,其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直通透孔,且其除直通透孔外的所有实体部分的厚度保持一致,即其在冲压成型过程中,除直通透孔所处位置不必装粉料外,其它相应部位所装粉料的厚度和装料精度等参数均保持一致,受到的冲压力均匀,同步轮一体完整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冲压成型的同步轮,其因直通透孔的存在,具有有效减小冲压力而节省能源,减少重量而运行平稳和减少材料用量而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的同时,还因实体部分的厚度保持一致,可有效克服传统同步轮因厚度不一致,装粉料的厚度、装料精度以及成型压缩比例和精度等参数不同而导致所受到的冲压力不均匀,进而导致同步轮成型时内应力分布不均,轮内产生裂纹,进而造成使用时易发生断裂损伤的缺陷,提高了同步轮的整体强度和工作性能,延长了实际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轮主体 11-透孔
12-轮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冲压成型的同步轮,如图1所示,包括轮主体1,轮主体1具有直通透孔11。
直通透孔11沿轮主体1的厚度方向设置,呈直通形式,即直通透孔11垂直于轮主体1厚度方向两端的端平面,且于轮主体1的厚度方向上,孔的尺寸、形状保持一致,不存在变径或弯曲倾斜等情况;并且轮主体1除直通透孔11以外的所有实体部分的厚度均保持一致,即在冲压成型过程中,除直通透孔11处不必装粉料外,其它部分装粉料的厚度、装料精度以及成型压缩比例和精度等相同,受到的冲压力均匀,进而成型后的同步轮的内应力分布均匀,轮内不会产生裂纹。
优选地,直通透孔11有复数个,即多个直通透孔11在轮主体1上排布设置。
优选地,直通透孔11的截面呈圆形、方形、椭圆形、扇形或其它规则或不规则几何形状。
优选地,直通透孔11的截面呈扇形,即各直通透孔11绕同步轮的轴心呈环形分布,并且各个直通透孔11间的实体部分形成轮辐12,此结构与轮主体1的圆形形状相适应,可尽可能合理地增大透孔11的尺寸,强化透孔11的功能和作用,轮辐12具体是呈沿轮主体1的径向设置的方条状。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冲压成型的同步轮,在保证直通透孔呈直通形式且同步轮实体部分的厚度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轮辐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直通透孔的形状、尺寸、数量和分布形式等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轮主体与现有同步轮的结构相似,为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具体结构可作适应性的调整和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宇豪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宇豪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2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RFID技术的肉类食品追溯系统
- 下一篇:媒体投放管理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