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摆臂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2521.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6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姜静涛;茹华锋;徐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麒龙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10 | 分类号: | B66C11/1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31204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式起重机领域,特指一种起重机摆臂。
背景技术
普通桥式起重机一般由小车、桥架运行机构、桥架金属结构组成。
在桥式起重机使用专用夹具对管模进行搬运时,夹具梁需要对管模进行定位,在此过程中,如果夹具梁轴线和管模轴线有偏离(完全重合实际操作过程是很少的),会产生自然弯矩M,自重N×偏离值a=M ,M值会使夹具梁向一侧有侧倒的趋势,这会影响到起重机司机对管模的定位。
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起重机摆臂,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摆臂,增加了起重机对管模定位时的精度且小车没有侧翻的危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起重机摆臂,包括依次连接的旋转支座,旋转摆臂,上摆臂,下摆臂,下支架,所述的上摆臂和旋转摆臂之间、上摆臂和下摆臂之间、下摆臂和下支架之间都通过摆臂活动关节连接;所述旋转支座包括旋转销,旋转摆臂和旋转销枢接。
进一步,所述的摆臂活动关节为连接销。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在增加了该摆臂后,提高了夹具吊梁对管模进行搬运时的精度。旋转销的设置还进一步消除了小车可能发生倾翻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旋转支座的示意图;
图4为没有旋转支座的受力分析图;
图5是增加了旋转支座后的受力分析图。
标号说明
起重机主梁1,小车2,旋转摆臂3,旋转支座4,旋转销41,上摆臂5,下摆臂6,下支架7,连接销8,管模9,夹具梁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起重机摆臂,包括依次连接的旋转支座4,旋转摆臂3,上摆臂5,下摆臂6,下支架7,上摆臂5和旋转摆臂3之间、上摆臂5和下摆臂6之间、下摆臂6和下支架7之间都通过摆臂活动关节连接;旋转支座4包括旋转销41,旋转摆臂3和旋转销41枢接。
旋转支座4与小车2连接,小车2可以在起重机主梁1上运行。
下支架7下连接有夹具梁10,和现有的技术一致。
摆臂活动关节优选为连接销8,连接销8用开口螺母锁死,保证不会脱落。
旋转摆臂3通过旋转销41和旋转支座4连接,旋转方向和其它连接销8的轴线垂直,且采用内侧有止口,外侧有挡板锁死不会脱落。
在增加了摆臂架后,当夹具吊梁吊有重物,大车运行机构在起动和停止时会产生水平惯力,水平惯力乘以高度h产生弯矩m,m=f×h=f1×l,f1=f×h/l,因h远大于起重机小车2轮距l,因此当司机操作不当,水平惯力f产生的f1值会大于轮压f2,从图4中可以看出小车2车轮一侧是f2+f1,而另一侧f2-f1为负值,也就是说惯力很大的一瞬间有可能使一侧小车2车轮与小车2轨道脱离接触,轮压为零。
为解决上述矛盾,再在摆臂架上端与起重机小车2连接处增加一旋转销41,增加旋转销41后将完全消除重物水平惯力产生的弯矩,从图5可以看出夹具梁轴心与管模9轴心发生偏离,偏离值为a,夹具的d点首先与管模9接触,那么在自由状态下夹具梁会向F向侧倒,此力会沿摆臂传向小车2使小车2向C向移动,但此力很小,小车2与轨道间的摩擦力不可能使小车2移动。因此摆臂对夹具梁仍具有支撑作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麒龙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麒龙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2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