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1870.1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8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江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涌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4F5/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1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热水器。
背景技术
空调热水器原理是由经过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体,从压缩机出口经换向阀换向进入水箱,其热量被水吸收后回到四通阀,制冷时,从四通阀到冷凝器至室内蒸发器完成制冷系统的循环,制热时从四通阀到室内蒸发器至冷凝器完成制热循环。但由于水箱盘管及与水箱连接都增加若干长度的铜管,因此在空调的整个系统中必须增加若干量的制冷剂,以保持系统运行时的压力稳定与平衡。鉴于制冷剂热胀冷缩变化较大,当水箱内水处于低温时,大量的制冷剂被吸入水箱盘管内,容易造成空调器内制冷剂过少,直接影响制热效果,(制热时)压力偏低。当水箱内水处于高温时,大量的制冷剂被压至空调器内,容易造成空调器内制冷剂过多,(制热时)压力偏高。造成过压、过流和卸荷保护,使空调热水器无法正常工作。鉴于上述情况,申请人曾在水箱回气管设置了止回阀,控制水箱内制冷剂的流动,以此来保证空调器运行时的压力平衡与稳定。但是,在水箱内水处于高温状态时,过多的制冷剂压入空调器内,当环境温度超过20℃时,制热时仍然有过压、过流和泄荷保护的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热水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热水器能够有效地避免因压力不稳而造成的频繁开关机,能够保证空调器运行时压力平衡与稳定,从而能够显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热水器,由室外机、室内机和热水器组成,室内机内设有蒸发器,热水器内设有水箱,水箱内设有铜盘管,室外机内设有压缩机、冷凝器、四通阀、三通阀、减压阀、贮液灌、气压控制阀,并且四通阀通过管道分别与压缩机、冷凝器、贮液桶和铜盘管连接;其中四通阀的一个阀口通过管道依次与贮液桶、减压阀以及蒸发器连接;压缩机通过管道依次与三通阀、气压控制阀和铜盘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热水器能够有效地避免因压力不稳而造成的频繁开关机,能够保证空调器运行时压力平衡与稳定,并且能够有效防止热水器过热,从而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能并且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空调热水器由室外机1、室内机2和热水器3组成,室内机2内设有蒸发器10,热水器3内设有水箱11,水箱11内设有铜盘管12,室外机1内设有压缩机6、冷凝器4、四通阀5、三通阀7、减压阀9、贮液灌8、气压控制阀13,四通阀5的a阀口通过管道分别与铜盘管以及三通阀的g口连接;四通阀5的b阀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4连接;四通阀的c阀口通过管道与压缩机6连接;四通阀的d阀口通过管道依次与贮液桶8减压阀9以及蒸发器10连接;压缩机6依次通过三通阀7的e和f阀口与气压控制阀13以及铜盘管12连接。
当空调器制热与制热水同步进行时,压缩机6高温高压气体经三通阀7的e口进入f口并经过气压控制阀13通往水箱11的阀口,高温高压气体进入水箱11的铜盘管12,其热量被水吸收后通过管道至四通阀5的a阀口,然后经d阀口依次通过贮液桶8和减压阀9进入室内机2的蒸发器10,其热量释放后由回管进入冷凝器4,通过冷凝器4热交换并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输入压缩机6,反复循环。当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三通阀关闭f阀口并开启g阀口,此时空调器转为单制热模式,高温高压气体经四通阀5进入室内机2,热量释放后制冷剂经冷凝器4回入压缩机6。由于水箱11水温处于高温时,水箱11的铜盘管12内的制冷剂被压入空调器内,使空调器内过量的制冷剂无法往水箱11的铜盘管12流通,往往使空调器制热运行时出现过压、过流、卸荷保护等现象。本实用新型将减压阀9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贮藏桶连接,出液口通过管道与蒸发器10连接,当空调制热运行时,高压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减压阀9则打开阀门将超出压力部分的制冷剂输入贮液罐8内。当压力等于或略低于设定压力时,减压阀9则自动关闭,以此保证了空调器运行时的压力平衡与稳定。
虽然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已经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以内,可以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式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具体实施例,只要没有脱离实用新型实质的实施方式,均应理解为落在了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涌,未经江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1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