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1155.8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5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8 | 分类号: | B01D6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多孔 过滤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
背景技术
工业上分离净化用的膜过滤装置通常采用管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本申请的申请人已获得的ZL201010567707.2、ZL201010617637.7、ZL201020514806.X号中国专利对管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的成型模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总之,在管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的成型模具中,模芯(芯棒)与模套之间的相对位置将直接影响过滤元件的壁厚均匀性。
随着用户对过滤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市面上的管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越来越长,壁厚也越变越薄。在这样的要求下,如果成型模具中的模芯与模套间稍有偏移,就会导致管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的壁厚不均匀性加大。因此,随着管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的加长、减薄,过滤元件成型时壁厚均匀性的控制难度越来越高,良品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旨在提供一种采用了更易制造的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的膜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膜过滤装置包括由外壳构成的容器和安装在该容器中的多个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所述外壳上设有输入口、输出口和排渣口,其中,所述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的形状均为板状,这些板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平行且间隔排列进而形成栅板式膜过滤组件;任意一个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与其旁侧相邻的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之间均构成流道,任意相邻两个流道中的其中一个为待过滤物通道,另一个为已过滤物通道,相邻的待过滤物通道与已过滤物通道经由它们之间的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以及该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边缘处的密封结构形成一个膜过滤单元;所述栅板式膜过滤组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将从所述输入口进入容器中的流体分别导入各待过滤物通道的输入端而不导入已过滤物通道的第一导流构件,栅板式膜过滤组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将从已过滤物通道的输出端排出的流体导入所述输出口的第二导流构件;所述排渣口与待过滤物通道的输出端之间形成排渣通道。
上述膜过滤装置采用了板状的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并根据板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的形状特点设计了膜过滤装置的具体结构。使用时,流体(可以是气体或液体)从容器的输入口进入膜过滤装置中,然后在第一导流构件的分配下分别进入各待过滤物通道;每一个膜过滤单元中,流体中一部分物质从待过滤物通道通过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而进入已过滤物通道,而被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截留下来的物质则随着流体继续向待过滤物通道的输出端运动;从已过滤物通道的输出端排出的流体通过第二导流构件后从容器的输出口排出,从待过滤物通道的输出端排出的流体则运动至排渣口。可见,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膜过滤装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点:第一,上述膜过滤装置中流体沿板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的表面运动,不容易形成滤饼;第二,板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容易制造;第三,板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是在压力设备上直接压制成型后,再经过烧结等工序制备而成,成型时并不涉及模芯定位问题,只要确保承压面受力的均匀性就能够保证板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壁厚一致,故板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的壁厚均匀性更容易保证;第四,在相同壁厚下,板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中的孔道较管状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中的孔道具有更小的曲折因子,过滤效率更高。
作为对上述膜过滤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分别经导向结构插入式安装在容器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数对分别与各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一一对应的卡槽,每对卡槽均由分别设置在所述容器相对两内侧壁上且彼此对应的卡槽所组成,所述卡槽与相应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的侧边相适配,且卡槽内设有密封材料。采用这样的结构既能够方便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的安装和拆卸,同时也实现对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侧边的良好密封。当然,在未设置上述卡槽的情况下,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侧边的密封也是能够实现的。例如,可采用在烧结多孔膜过滤元件侧边与容器内侧壁之间的缝隙处涂覆密封胶、密封泥的密封方式。
为便于的在容器相对两内侧壁上设置出所述卡槽,所述容器相对两内侧壁上分别还安装有用于形成所述各对卡槽的格栅状定位板。格栅状定位板还可分别与第一导流构件和第二导流构件连接,以便第一导流构件和第二导流构件的安装。
作为所述第一导流构件的一种具体结构,该第一导流构件采用在安装后将所述各已过滤物通道的相应端口封闭且同时使各待过滤物通道的输入端敞开的端盖;该端盖上具有分别与各已过滤物通道的相应端口适配的密封件以及分别与各待过滤物通道的输入端对应导通的通孔。显然,端盖式的第一导流构件具有便于安装的优点。当然,第一导流构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第一导流构件可由多个分别与各已过滤物通道的相应端口适配的堵头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11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连铸中间包塞棒杆芯件
- 下一篇:一种屏蔽盖的连接组件及其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