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不锈钢轨道车辆的复合波纹地板和不锈钢轨道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50878.6 | 申请日: | 201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6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厚;郭景英;王润姣;唐磊;曹立军;宋宇;温杰;李明章;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7/10 | 分类号: | B61D17/1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 地址: | 10007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不锈钢 轨道 车辆 复合 波纹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波纹地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低噪音的用于不锈钢轨道车辆的复合波纹地板,以及具有这种复合波纹地板的不锈钢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不锈钢车体已基本上取代了碳钢车体。波纹地板作为不锈钢车体重要的承载结构部件,经过不断的轻量化设计,已经由以往的1.2mm减薄到0.6mm。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体下部的设备噪音及轮轨之间的摩擦噪音是车辆主要的噪声源,因此地板的降噪、隔音性能将直接关系到乘客的舒适度。
图1和2分别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波纹板200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和局部侧视图。为提高隔音、降噪的效果,在不锈钢波纹板200上粘接隔音毡201,形成如图3所示的复合波纹地板。但是,对于这种复合波纹地板,由于不锈钢波纹板200的结构特点,隔音毡201只能在不锈钢波纹板200的波峰202和波谷203的部位进行粘接,在轨道车辆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和承载重量的变化,不锈钢波纹板200和隔音毡201之间存在很多断开区,降噪、隔音的效果并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不锈钢轨道车辆的复合波纹地板和不锈钢轨道车辆,将不锈钢基材和隔音材料一体复合成型,结构上不存在隔音断区,提高了地板的降噪、隔音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不锈钢轨道车辆的复合波纹地板,包括: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波纹板,所述波纹板包括交替布置的多个波峰部分和多个波谷部分、以及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波峰部分和波谷部分之间的侧壁;以及隔音层,所述隔音层连续地粘结在所述波峰部分、波谷部分以及侧壁上。
在上述复合波纹地板中,所述波峰部分的截面具有大致的梯形形状,而且所述波谷部分具有大致的倒梯形形状。
在上述复合波纹地板中,所述波峰部分和波谷部分的高度为12-14毫米,相邻的两个所述波峰部分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80-83毫米。
在上述复合波纹地板中,多个波谷部分中的两个波谷部分分别位于所述波纹板的相对的两个最外侧。
在上述复合波纹地板中,所述隔音层由沥青基高分子材料制成,并通过热压方式粘结在所述波峰部分、波谷部分以及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轨道车辆,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上述各种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波纹地板;以及支撑架,所述复合波纹地板被支撑在所述支撑架上。
在上述复合波纹地板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分别与所述波峰部分的形状相匹配的支撑突起,每个波峰部分安装在相应的支撑突起上。
在上述复合波纹地板中,所述波纹板通过螺纹和/或焊接连接到所述支撑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用于不锈钢轨道车辆的复合波纹地板,通过将不锈钢基材和隔音材料一体复合成型,并使隔音材料连续地覆盖不锈钢基材,使得整个复合波纹地板的结构上不存在隔音断区,提高了地板的降噪、隔音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不锈钢波纹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的波纹板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显示现有技术中包括图1所示的波纹板的复合波纹地板;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波纹地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5是显示图4所示的波纹板的局部侧视图;
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波纹地板的各部分尺寸的侧视图;
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波纹地板与支撑架结合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8是显示经试验获得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波纹地板的隔音效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0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