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瓦楞纸板印刷碰线开槽模切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49033.5 | 申请日: | 201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何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西 |
| 主分类号: | B31B1/22 | 分类号: | B31B1/22;B31B1/7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楞纸板 印刷 开槽 模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碰线开槽模切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瓦楞纸板印刷碰线开槽模切机。
背景技术
瓦楞纸板的加工通常采用印刷开槽模切机完成,印刷开槽模切机通常由送纸部、印刷部和开槽模切部构成,其并不具有对纸箱进行开合横向折叠线加工的功能,因此,对于有些需要开合横向折叠线加工的瓦楞纸板,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加工:(1)印刷开槽模切机与碰线机配合共同加工出;(2)利用印刷碰线开槽模切机加工出。
然而,当采用(1)中的印刷开槽模切机和碰线机一起对瓦楞纸板进行加工时,需要先利用印刷开槽模切机对纸箱进行分切后,再利用碰线机加工纸箱的开合横向折叠线,最后再将加工好后的纸箱放回到印刷开槽模切机中进行下一道的印刷和开槽工序的加工,由于放回到印刷开槽模切机后需要对纸板重新调整,因此,整个加工过程便会相当的繁琐,其需要多次周转和调节,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也严重影响到瓦楞纸箱的生产效率。
印刷碰线开槽模切机通常由送纸部、印刷部、碰线部以及开槽模切部依次连接构成,当采用印刷碰线开槽模切对瓦楞纸板进行加工时,由于碰线机自身碰线机构的结构设置会产生冲击振动的原因,因此,在进行下一道的印刷和开槽加工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纸板的高质量印刷加工,从而导致最后加工出来的印刷品质量有所降低。并且该种机器的生产速度并不高,其通常只有印刷开槽模切机生产速度的1/3~3/5,因此,利用印刷碰线开槽模切机对纸板进行加工的生产效率也不高。
因此,针对上述缺陷,设计出一种既能提高瓦楞纸箱的生产效率,又能确保印刷质量,同时还能扩大机器的适用范围,从而满足各种规格纸箱的设备,变成为一种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瓦楞纸板印刷碰线开槽模切机,主要解决现有的印刷碰线开槽模切机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瓦楞纸板印刷碰线开槽模切机,包括送纸部、印刷部、碰线部以及开槽模切部,所述送纸部、印刷部、碰线部以及开槽模切部依次连接,或所述送纸部、碰线部、印刷部以及开槽模切部依次连接,所述碰线部包括设有上碰线刀轴和下碰线刀轴的碰线机主体,设置在上碰线刀轴上的上碰线机构,以及设置在下碰线刀轴上且与上碰线机构位置对应的下碰线机构;所述上碰线机构包括安装有上刀座的上固定轮,活动安装在上刀座上的第一上碰线刀和第二上碰线刀,以及安装在第一上碰线刀与第二上碰线刀之间且同时与二者活动连接的调节装置;所述碰线机主体分别与印刷部和开槽模切部连接,或该碰线机主体分别与送纸部和印刷部连接;所述下碰线机构则包括安装有下刀座的下固定轮,和安装在下刀座上的下碰线刀,该下碰线刀靠近第一上碰线刀和第二上碰线刀,并且位于二者之间。
为方便拆分印刷碰线开槽模切机中各个部分,所述送纸部、印刷部、开槽模切部和碰线机主体之间均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所述送纸部、印刷部、碰线机主体以及开槽模切部的底部均设有大小一致的纵向滑轮,并且四者的底部还共同设有与其纵向滑轮相配套的机组分合纵向轨道。
进一步地,在上一条基础上,为了扩大机器的使用范围,使其既能够以印刷碰线开槽模切方式对纸箱进行加工,又能以印刷开槽模切方式对纸箱进行加工,所述碰线机主体的底部还设有支撑杠,该支撑杠上设有安装架,且该安装架上设有横向滑轮,所述机组分合纵向轨道上则还设有与该横向滑轮相配套的碰线部横出轨道。
具体地说,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顶靠在第一上碰线刀和第二上碰线刀之间的顶块,设置于该顶块内并通过调整螺母与上刀座连接的调整螺钉,环绕设置在该调整螺钉上的第二压簧,一端与第一上碰线刀活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挡片的第一拉簧,以及一端与第二上碰线刀活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挡片的第二拉簧。
再进一步地,所述上碰线刀轴的一端设有主传动机构,主传动机构连接有减速刹车电机,而另一端则设有与设置在下碰线刀轴一端的第六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五传动齿轮;具体地说,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与减速刹车电机的转轴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与该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且固定在上碰线刀轴上的第二传动齿轮,通过第一行星齿轮与该第二传动齿轮连接且固定在上碰线刀轴上的主齿轮,以及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和主齿轮连接的第三传动齿轮。
为了便于调整上碰线刀轴,所述上碰线刀轴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的一端还设有第四传动齿轮,且该第四传动齿轮通过第二行星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西,未经何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90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