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汞协同脱除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7597.5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2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64;B01D53/56;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钱成岑 |
地址: | 64300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协同 脱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锅炉大气污染物烟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硝、除尘器、脱硫的烟气协同脱汞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汞是煤中的痕量元素,燃烧后以气态单质汞Hg0(g)、气态二价汞Hg2+、以及颗粒态汞Hg(p)三种形式存在于烟气中,其中气态汞中二价汞Hg2 +占30~95 %、单质汞占5~70 %。
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所有发电锅炉将执行汞及其化合物小于0.03mg/Nm3的排放浓度限值。目前多数燃煤烟气已经配套安装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除尘器和WFGD装置,这些装置对烟气中的汞均具有一定的脱除功能,但是对于燃烧汞含量较高的煤种,即使采用了这些装置,汞排放浓度也不能满足排放浓度限值,需要采取相应的特别技术。
专利文献:公开号CN 1962034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提出了一种在循环流化床脱硫装置中加入消石灰、粉煤灰、添加剂(如高锰酸钾、亚氯酸钠、氯化钠等),粉煤灰中的硅、铁、镁、铝等起催化剂作用,添加剂起氧化剂和反应剂作用,消石灰和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被氧化成硫酸钙,NO被氧化成NO2、NO2和消石灰反应生成硝酸钙,烟气中的单质零价汞Hg0被催化氧化成二价汞Hg2+和钠盐或硫酸盐反应生成氯化汞或硫酸钙的同时脱硫、脱硝、脱汞方法。该方法整体污染物脱除效率较低,其中二氧化硫脱除效率90%、氮氧化物脱除效率60%、汞脱除率50%,其排放物浓度不能满足目前规定的环保限制。
专利文献:公开号CN 101157003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介绍了一种在静电除尘器进口烟道喷入氧化剂Cl2,将烟气中的单质零价汞Hg0氧化成易于脱除的二价汞Hg2+,二价汞Hg2+在氨法脱硫装置中被洗涤脱除的方法。该方法缺陷:没有利用已有配套的SCR脱硝装置具有的部分汞脱除功能,氧化剂Cl2是一种有毒物质,运输与储存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且系统的后续处理难度大,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高。
专利文献:公开号CN 101306322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提出了一种在喷射鼓泡塔中添加强氧化剂亚氯酸钠、将单质零价汞氧化成易于脱除的二价汞的一体化脱硫、脱硝、脱汞的方法。该方法缺陷:强氧化剂成本高,且给后续处理带来新的环境污染问题。
专利文献:公开号CN 101543712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介绍了一种循环流化床内多级增湿协同脱除SO2、NOx、汞的方法,该方法系统复杂,其中的汞脱除效率偏低,烟气中的汞浓度满足不了目前的环保法规排放限值。
另外,由于烟气中汞浓度非常低,所需要的氧化剂量很少,氧化剂注入到烟气中并与烟气均匀混合更是汞脱除中难于解决的技术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现有SCR脱硝系统、除尘器和WFGD的协同功能,提出一种系统改动少、脱汞效果良好的烟气汞协同脱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烟气汞协同脱除的装置,包括SCR脱硝系统的SCR脱硝还原剂供给装置、SCR脱硝还原剂注射装置、SCR脱硝装置反应器、除尘器和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还包括脱汞氧化剂供给装置、空气混合装置,所述空气混合装置其分别设有连通锅炉热一次风或热二次风以及所述脱汞氧化剂供给装置、SCR脱硝还原剂供给装置的入口,以及连通所述SCR脱硝还原剂注射装置的出口,且在所述出、入口之间还设有空气混合器,所述SCR脱硝还原剂注射装置和SCR脱硝装置反应器之间设有烟气混合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空气混合装置的连通锅炉热一次风或热二次风入口与所述SCR脱硝装置反应器下游的空气预热器连通。
作为优选方式,在所述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下游、烟气最终排放之前,还设置有汞在线检测仪,所述脱汞氧化剂供给装置与所述汞在线检测仪电连接、闭环控制,并根据其反馈的汞排放浓度信号,控制喷入所述空气混合装置内的脱汞氧化剂的浓度和/或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7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塑料炼油机脱氯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露控型微热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