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用太阳跟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7324.0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5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发电 太阳 跟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用太阳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辐射到地面的阳光受到气候、纬度、经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存在着低密度、间歇性、空间分布不断变化的问题,无论是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还是太阳能热发电,能否经济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关键在于太阳聚光和跟踪水平的优劣。香港大学建筑系研究了太阳光角度与太阳能接收率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太阳的跟踪与非跟踪,能量的接收率相差37.7%。景区的跟踪太阳可使接收器的热效率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太阳能利用率,拓宽了太阳能的利用领域。
美国Blackace,在1997年研制了单轴太阳跟踪器,完成了东西方向的自动跟踪,而南北方向则通过手动调节,接收器的热接收率提高了15%。由于单轴跟踪装置一般只能实现东西方向的太阳跟踪,而不能对太阳的南北方向的倾角变化进行自动跟踪,因此太阳能接收率相对来说仍然较低。Neville分别对双轴跟踪和单轴跟踪装置的太阳能接收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双轴跟踪装置的接收效率比单轴跟踪装置提高5~10%。近年来,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控制成本的不断降低,实现对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精确跟踪的双轴跟踪技术已成为研究与运用的热点。方位角-高度角式双轴跟踪虽然能实现跟踪精度,但是机械结构较复杂,系统成本高,方位角和高度角电机动作频繁,能耗较高,高度角和方位角计算较复杂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用太阳跟踪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智能化程度高,灵敏度高,太阳的跟踪精度高,不容易引起误跟踪,太阳能利用率高,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用太阳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跟踪机构和用于对太阳跟踪机构进行智能控制的太阳跟踪控制系统,所述太阳跟踪机构包括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支撑装置和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轴承、第一步进电机和与第一步进电机相接的减速器,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轴承上安装有极轴,所述减速器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极轴连接,所述极轴上安装有连接块和固定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聚光装置,所述固定套上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连接有与所述聚光装置固定连接的丝杠螺母,所述聚光装置上安装有斯特林机组支架;所述太阳跟踪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模块和与PLC控制器模块相接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以及为PLC控制器模块和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供电的供电电池,所述PLC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太阳方位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所述PLC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和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输出端相接。
上述的一种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用太阳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轴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与所述太阳跟踪系统所处位置的纬度相同。
上述的一种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用太阳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斯特林机组支架由三角形桁架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相对较低,耗能低,配制有太阳跟踪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太阳的全自动跟踪,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操作便捷。
3、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简单,灵敏度高,太阳的跟踪精度高,不容易引起误跟踪,太阳能利用率高。
4、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智能化程度高,灵敏度高,太阳的跟踪精度高,不容易引起误跟踪,太阳能利用率高,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跟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聚光装置; 2—连接块; 3—第一步进电机;
4—减速器; 5—联轴器; 6—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7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充座
- 下一篇:AGV物流语音提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