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三支点轴复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6976.2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孟桂云;王涛;孟凡毅;贾立国;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支点 复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已经窜出移位的转炉三支点轴进行复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三支点轴轴端一直采用挡板加四个M24螺栓的固定方式,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固定螺栓折断造成挡板松动,进而使缺少约束的三支点轴移位窜出,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导致炉体受力不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炉体脱落,酿成重大设备事故。
以往三支点轴移位的处理方法是必须顶升炉壳才能将三支点轴复位,不仅维修工期长达20天左右,严重影响转炉的产能,而且一次复位的费用就高达100 万元以上,极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可避免顶升炉壳,从而减少维修费用,提高设备产能的转炉三支点轴复位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转炉三支点轴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挡盘、千斤顶、支座、碟簧组及芯轴组成;带有半球形顶头的芯轴上装有碟簧组,穿过支座轴孔的芯轴另一端通过螺纹和螺母连接挡盘,在支座与挡盘之间设有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方法及有益效果为:
当转炉三支点轴出现移位时,先将支座焊接在转炉炉壳托圈上,再将组装好的碟簧组套入芯轴顶头一侧,并将顶头顶在三支点轴上。然后将芯轴另一端穿过支座轴孔后连接上螺母、挡盘和千斤顶,对碟簧组进行预压缩,压缩到位后锁定螺母。完成安装后释放碟簧组,使芯轴前端顶头顶住移位的三支点轴轴端。生产过程中随时观察三支点轴位置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回缩便及时在顶头与三支点轴之间加垫片调整,使三支点轴始终处于受压状态,直至回缩到位。
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可将移位的三支点轴逐步复位,解决了必须顶升炉壳方能使三支点轴复位的难题,从而可缩短维修工期20天左右,节省巨大的维修费用,极大提高转炉的作业率和设备产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转炉三支点轴复位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螺母1、挡盘2、千斤顶3、支座4、碟簧组5、芯轴6、顶头7、垫片8、三支点轴9、托圈10。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转炉三支点轴复位装置主要是由挡盘2、千斤顶3、支座4、碟簧组5及芯轴6所组成。
芯轴6为一直杆,一端带有外螺纹,另一端带有半球形顶头7,用以固定碟簧组5和顶住三支点轴9。芯轴6带有顶头7的一侧装有碟簧组5,带有外螺纹的一端穿过支座4的轴孔后连接挡盘2,挡盘2的外侧设有螺母1。在支座4与挡盘2之间固定有4台千斤顶3,支座4的下端焊接在转炉托圈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69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