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顶压铸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6055.6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9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唐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星河精密压铸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具体说是一种直顶压铸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金属产品的压铸生产加工时,如所生产加工的产品结构中有薄料位,且较薄料位较高时,为保证产品精度和薄料位的能生产加工出以及克服传统的二板模具在此类产品加工的精度不足、以及解决传统二板模具在在压铸此类产品时,尾部排渣不足而引起的气泡、水纹、和填充不足等问题,需要使用到三板模具结构
但三板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如附图1所示,其在生产、装配均较为复杂、模具笨重,使得三板模具的使用成本较高,同时因其较为复杂的结构,又使得其生产稳定较差;同时三板模具因其增加了一个模板,故而模具较厚,这就使得其喷嘴会较传统的二板模具长,因为金属压铸时,其固体金属需要加热液化,较长的喷嘴会使得喷嘴处的金属残留过高,浪费能源的同时,不符合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二板模具可替代传统三板模具对有薄料位,且较薄料位较高的产品进行生产加工的直顶压铸模具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顶压铸模具结构,由固定套、左成型镶件、右成型镶件和下成型镶件以及直顶机构组成;
所述的左成型镶件和右成型镶件紧贴配合构成一上成型镶件后置于下成型镶件的上方;
所述上成型镶件的宽度与下成型镶件的宽度相同;
所述左成型镶件、右成型镶件及下成型镶件的一端均置于固定套的中间孔内并与其紧密配合,形成一个模腔;
所述的直顶机构插入模腔中;
所述的直顶机构由直顶块、弹簧、销钉和支撑板组成;
所述的直顶块顶端设有一个渣包;
销钉横向插入直顶块中起定位作用;
支顶块插入弹簧后与支撑板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优势在于:通过直顶机构的加入,取消了三板模具, 它不仅能快速简单完成模具零件的制作,而且保证模具零件后期生产维修方便,可以完全保证产品的压铸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加工和维修,节省制作成本,提高加工效率,适用于光纤通讯模块支架、电子连接器等结构复杂的精密模具,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传统三板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摘要用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直顶机构结构示意图。
(1)固定套;
(2)上成型镶件;
(3)下成型镶件;
(4)直顶机构;
(5)直顶块;
(6)弹簧;
(7)销钉;
(8)支撑板;
(9)渣包。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2、3举一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由固定套1、左成型镶件、右成型镶件和下成型镶件3以及直顶机构4组成;所述的左成型镶件和右成型镶件紧贴配合构成一上成型镶件2后置于下成型镶件3的上方;所述上成型镶件2的宽度与下成型镶件3的宽度相同;所述左成型镶件、右成型镶件及下成型镶件3的一端均置于固定套1的中间孔内并与其紧密配合,形成一个模腔;;所述的直顶机构4插入模腔中;所述的直顶机构4由直顶块5、弹簧6、销钉7和支撑板8组成;所述的直顶块5顶端设有一个渣包9;销钉7横向插入直顶块5中起定位作用;支顶块5插入弹簧6后与支撑板8配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星河精密压铸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星河精密压铸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6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OS机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兑现码输出的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