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丝绳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4266.6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7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郭丽红;李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12 | 分类号: | B66B7/12;F16N11/08;F16N1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054027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润滑装置,属于润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厂、矿山、建筑、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中,大量使用起重机、提升机械、牵引机械等设备,钢丝绳是这些设备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润滑,以保证钢丝绳正常使用。通常钢丝绳的润滑有如下几种方式:
1)手工润滑。该方式润滑不匀,易造成浪费,且由于钢丝绳较长,有些部位无法够到;
2)气动自动润滑器。采用喷射的方式将油喷到钢丝绳上,且采用PLC控制,其缺点是加油不准确,油料浪费严重,润滑剂特殊,费用高;
3)钢丝绳内部润滑。钢丝绳绳芯设计为管状,通过管子向内加油,该种润滑方式的缺点是降低了钢丝绳的强度,提高了钢丝绳的造价,不符合国内现状;
4)专用润滑装置。设计较先进,造价昂贵,需要压缩空气介质,安装麻烦,更换钢丝绳等零件不便,一般在起重机上不使用。
鉴于上述几种润滑方式都有一定的缺点,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钢丝绳润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无动力、便于维护与操作的钢丝绳润滑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丝绳润滑装置,它由支撑杆、储油桶、放油管、放油阀门组成,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定滑轮组上,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储油桶相连接,储油桶位于定滑轮组的上方,储油桶的下部安装放油管,放油管上安装放油阀门,放油管的管口与定滑轮组中的钢丝绳相对。
上述钢丝绳润滑装置,所述支撑杆为两根,它们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定滑轮组的滑轮轴两端,支撑杆的上端分别由螺栓与储油桶的两端相连接。
上述钢丝绳润滑装置,所述储油桶下部的放油管的数量与定滑轮组的定滑轮数量相匹配。
上述钢丝绳润滑装置,所述储油桶的上部安装有油桶盖和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储油桶安装在定滑轮上方,储油桶下部的放油管与定滑轮组中的钢丝绳相对,在起重或牵引机械升降运行过程中,钢丝绳经过定滑轮,润滑油从储油桶的放油管漏到钢丝绳上,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润滑效果。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利用了润滑油,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润滑过程不需要电力和其它动力设备的驱动,仅依靠起重或牵引机械自身运动产生的振动来加注润滑油,安全环保,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与维护、制作成本低廉、润滑效果好、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优点,可以广泛使用在各种起重机、提升机械、牵引机械等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把手1、油桶盖2、储油桶3、放油阀门4、放油管5、钢丝绳6、定滑轮组7、定滑轮罩8、支撑杆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支撑杆9、储油桶3、放油管5、放油阀门4组成。
图中显示,储油桶3是圆筒形,横向放置在定滑轮组7的上方。储油桶3的上部安装有油桶盖2和把手1,储油桶3的下部安装放油管5,放油管5上安装放油阀门4,放油管5的管口与定滑轮组7上的钢丝绳6相对。放油管5的数量与定滑轮组7的定滑轮数量相匹配,可以依据钢丝绳6的根数自由设置放油管5的个数。
图中显示,支撑杆9为两根,它们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定滑轮组7的滑轮轴两端,支撑杆9的上端分别由螺栓与储油桶3的两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废旧材料制作,成本低廉。
当钢丝绳6润滑时,只需打开油桶盖2将润滑油加入到储油桶3内,再打开放油阀门4,操作人员开动起重机(提升机械、牵引机械等),升降钢丝绳6,油脂就会利用设备工作中产生的振动,自然带动储油桶3内的润滑脂振动,沿着放油管5流入定滑轮组7的钢丝绳6上,起到润滑作用,随着钢丝绳6匀速升降而全面润滑。且润滑油会随着钢丝绳6掉落到下面的吊钩动滑轮组里,同时完成动滑轮的润滑,不至于造成润滑油的浪费。不需要润滑时,可以将放油阀门4关闭或将润滑装置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4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