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控制的单向回油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3920.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5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华川;谭荣祥;汪邦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控制 单向 回油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系统领域,具体一种利用机械结构进行控制的单回油阀。
背景技术
在一些弹性油缸或弹性顶杆中,其结构往往为活塞式结构,一腔装有气体,另一腔装液体,通过控制液体的流进和排出来实现活塞的前进和后退。一般情况只在活塞的一腔设有进出油管接口。这种单管路进出油的结构存在不方便回油的问题,如果用双管路结构来控制液控单向阀回油,不仅会多出一个换向阀,增加成本,而且换向阀在长期换向的情况下,密封结构会因多次剪切而损坏,影响其实用寿命。因此,需要解决在不增加换向阀和管路的成本的前提下,解决单管路不方便回油的问题,且能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控制的单向回油阀,能够实现单腔进出油,能有效的控制回油,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控制的单向回油阀,包括油阀、旋转轴和旋钮,所述油阀包括进油口、回油口、阀芯、回油顶杆和回油螺杆,所述回油口和阀芯连接,所述回油顶杆在进油口和阀芯之间形成单向阀,所述回油顶杆通过回油螺杆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旋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通过旋转旋转旋钮,带动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回油螺杆旋进或旋出。当回油螺杆旋进时,带动回油顶杆上升,封闭阀芯,阻止油流经回油口流出进油口,实现了单向封闭的功能。当回油螺杆旋出时,带动回油顶杆下降,打开阀芯,实现了油从回油口向进油口回油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单管路不方便回油的问题,且能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密封回油顶杆与腔体之间的缝隙,更好地实现其单向密封的作用,所述回油顶杆上设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固定回油螺杆,所述回油螺杆上设有螺套。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通过旋钮控制回油螺杆,所述旋转轴为钢丝软轴,表面包裹软轴套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控制的单向回油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控制的单向回油阀,包括油阀1、所述油阀1内有一个进油口P1和一个回油口P2,回油口P2和阀芯2连通,阀芯2的下方油孔处连接了一个回油顶杆3,回油顶杆3上套接了一个O型密封圈,用于密封回油顶杆3和腔体之间的缝隙。在回油顶杆3的下方固定连接了一个回油螺杆4,回油螺杆4上套接了一个螺套41。所述回油螺杆4和表面包裹软轴套管51的钢丝软轴5相连,钢丝软轴5的另一端和旋钮6相连。其中,回油顶杆3的腔体壁上开有一个与进油口P1连通的进油孔。
使用时,通过旋转旋转旋钮6,带动钢丝软轴5旋转,从而带动回油螺杆4旋进或旋出。当回油螺杆4旋进时,带动回油顶杆3上升,封闭阀芯2,阻止油流经回油口P2流出进油口P1,实现了单向封闭的功能。当回油螺杆4旋出时,带动回油顶杆3下降,打开阀芯2,实现了油从回油口P2向进油口P1回油的目的。通过设置了回油顶杆3,形成了阀芯2的单向阀,实现了单相回油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单管路不方便回油的问题,且能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39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抓钢机抓斗油缸
- 下一篇:一种风扇及其前后网罩的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