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集成餐厨垃圾处理的成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3457.0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1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钱盘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盘生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F26B17/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12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集成 垃圾处理 成套设备 | ||
本发明属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大面积低温蒸发,干燥粉碎后的餐厨垃圾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在与日俱增。据有关部门统计,餐厨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7%~62%。以有机物为主的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腐败、二次污染的根源。餐厨垃圾不仅包括餐饮行业和居民生活的厨房余物、食物残留,还包括食品加工行业尾料、市场超市过期变质果蔬等食品。餐厨垃圾极易腐败发臭、污染环境、传播病菌,餐厨垃圾干物质中有机质含量达95%以上。故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是现代化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餐厨垃圾的现状及特点,提供一个低温蒸发、大面积集成干燥处理粉碎后的餐厨垃圾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温集成餐厨垃圾处理的成套设备,其特征是它包括有矩形的餐厨垃圾成套单元,所述餐厨垃圾成套单元中设有竖向的餐厨垃圾通道和加热水通道,所述餐厨垃圾通道的上部设有垃圾进口,其下端设有垃圾出口,所述加热水通道上部设有加热水进口,下端设有加热水出口,在所述餐厨垃圾成套单元的底部还设有冷凝水出口和浓缩液出口。
所述加热水通道由两块铝板构成,所述贴靠加热水通道的餐厨垃圾通道外侧采用无纺布及不锈钢丝制成,不锈钢扁钢焊成的拦网与所述铝板边缘铆接成餐厨垃圾被加热低温蒸发的餐厨垃圾通道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结构简单实用,餐厨垃圾经自动分拣取出硬杂物,粉碎后送入低温集成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内。利用低品质热源热量间接加热餐厨垃圾,使餐厨垃圾中的水分低温蒸发。餐厨垃圾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失去水分,被干燥成固形干渣排出。低温蒸发的雾汽被冷却水间接冷却成凝结水,汇集凝结水排出。排出的干燥的固形干渣可进行资源化再处理,排出的凝结水可达标排放或回用。
结构简单实用,餐厨垃圾经自动分拣取出硬杂物,粉碎后送入低温集成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内。利用低品质热源热量间接加热餐厨垃圾,使餐厨垃圾中的水分低温蒸发。餐厨垃圾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失去水分,被干燥成固形干渣排出。低温蒸发的雾汽被冷却水间接冷却成凝结水,汇集凝结水排出。排出的干燥的固形干渣可进行资源化再处理,排出的凝结水可达标排放或回用。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附图1‑3所示,本发明它包括有矩形的餐厨垃圾成套单元1,所述餐厨垃圾成套单元1中设有竖向的餐厨垃圾通道和加热水通道。餐厨垃圾通道的上部设有垃圾进口2,其下端设有垃圾出口7。加热水通道上部设有加热水进口3,下端设有加热水出口4。在所述餐厨垃圾成套单元1的底部还设有冷凝水出口5和浓缩液出口6。
本发明加热水通道由两块铝板构成,所述贴靠加热水通道的餐厨垃圾通道外侧采用无纺布及不锈钢丝制成,不锈钢扁钢焊成的拦网与上述铝板边缘铆接成餐厨垃圾被加热低温蒸发的餐厨垃圾通道的两侧。
用钢板折成一定形状尺寸的边槽条,将四根边槽条拼接成矩形框。将若干个加热低温蒸发的组件置于矩形框中,在矩形框底部 安装二块凝结水汇集板,在矩形框适当位置安装餐厨垃圾进接口、餐厨垃圾固形干渣排出接口;加热水进、出接口;冷却水进口8、冷却水出口9;凝结水排出接口,在矩形框二侧面粘贴冷却膜就此组成餐厨垃圾处理单元。
给本发明连续提供热、冷水,向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投加粉碎后的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在设备中移动受热,餐厨垃圾中的水分受热低温蒸发,餐厨垃圾逐渐干燥成固形干渣排出。蒸发的雾汽接触冷却水冷却的接触面后,冷凝成凝结水排出。将若干餐厨垃圾处理单元拼接成一定处理能力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本发明涉及的其它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盘生,未经钱盘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3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