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棉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2358.0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4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伟;陈一威;杨前明;张志强;周小光;陈希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义和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0 | 分类号: | C03B3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2429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火焰喷吹法生产超细玻璃棉时采用的散棉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棉的生产方法目前主要包括离心喷吹法和火焰喷吹法。相比离心喷吹法而言,火焰喷吹法生产玻璃棉时效率较低,但是能耗较高,而离心喷吹法生产玻璃棉的效率虽然更高、能耗更低,但是离心喷吹法用于生产超细玻璃棉时,成本过高,因而目前无法生产超细玻璃棉。因此,火焰喷吹法在超细玻璃棉的生产领域尚没有其他方法能够取代。
在火焰喷吹法生产超细玻璃棉的生产工艺中,在玻璃棉形成之后,收绵是通过引风机的抽力透过网状的卷棉帘,将棉花吸附在卷棉帘上的,这样同时也使一部分玻璃棉通过引风机排出室外,没有措施回收,既污染了环境,对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又浪费了原材料,因而应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散棉回收装置;解决了散棉对生产环境的污染,特别适用于利用火焰法生产超细棉时对车间飘扬的散棉进行收集,既避免了车间员工的致病风险、保障操作者安全,又回收散棉资源、增加了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棉回收装置,包括集棉用扩张口、进棉器、水箱、引风机,其中水箱位于最下部,进棉器位于水箱内水面以上,水箱内水面以上空间通过进棉器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集棉用扩张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水箱上部空间相连,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通过进棉器通道连接,进棉器通过连接管道与水箱外的引风机相连。
所述进棉器包括支架,支架中心设有粗管道,粗管道周围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细管道,支架的外围与水箱的内壁配合,粗管道通过连接管道与引风机的吸入口相连,粗管道、细管道的下部开口与水面之间设有间隙,细管道上部开口与水箱上部空间相连。
粗管道、细管道的下部开口与水面之间的间隙小于5mm。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进棉器的细管道采用类似蜂窝状的多管通道,作为散棉冲击水面前的通道,集棉用扩张口的作用是通过使用增大扩张面积的方式尽量捕捉更多的飞扬散棉,进棉器将从集棉扩张口来的散棉吸入后冲向水箱内的液面以将其捕捉,通过风机的抽吸力保证对散棉的抽吸效果。使用时,车间中的散棉在引风机抽吸力的作用下进入集棉用扩张口,并通过连接管道被吸入水箱的上部空间,然后从蜂窝状的进棉器细管道的上方沿细管道向下运动冲向水面,由于蜂窝状进棉器的最下部与水面之间距离很小,绝大多数散棉被水箱内的水捕捉,通过中央的粗管道汇集,最终被引风机抽走,排向室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解决了散棉对生产环境的污染,避免了车间员工的致病风险、保障操作者安全,回收散棉资源、增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回收超细玻璃棉生产工艺中的散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风机,2.进棉器,3.集棉用扩张口,4.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一种散棉回收装置,包括集棉用扩张口3、进棉器2、水箱4、引风机1,其中水箱4位于最下部,进棉器2位于水箱4内水面以上,水箱4内水面以上空间通过进棉器2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集棉用扩张口3通过连接管道与水箱4上部空间相连,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通过进棉器2通道连接,进棉器2通过连接管道与水箱外的引风机1相连。
所述进棉器2包括支架,支架中心设有粗管道,粗管道周围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细管道,支架的外围与水箱的内壁配合,粗管道通过连接管道与引风机的吸入口相连,粗管道、细管道的下部开口与水面之间设有间隙,细管道上部开口与水箱4上部空间相连。进棉器2的细管道采用类似蜂窝状的多管通道,作为散棉冲击水面前的通道,集棉用扩张口的作用是通过使用增大扩张面积的方式尽量捕捉更多的飞扬散棉,进棉器将从集棉扩张口来的散棉吸入后冲向水箱内的液面以将其捕捉,通过风机的抽吸力保证对散棉的抽吸效果。使用时,车间中的散棉在引风机1抽吸力的作用下进入集棉用扩张口3,并通过连接管道被吸入水箱4的上部空间,然后从蜂窝状的进棉器2细管道的上方沿细管道向下运动冲向水面,由于蜂窝状进棉器的最下部与水面之间距离很小,绝大多数散棉被水箱内的水捕捉,通过中央的粗管道汇集,最终被引风机1抽走,排向室外。
所述粗管道、细管道的下部开口与水面之间的间隙小于5mm。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义和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义和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2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耐热钢内衬的石灰炉
- 下一篇:基于界面生命周期回收图片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