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管试压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1937.3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1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石德勋;刘全国;吴小莉;王军可;董稹;陈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管测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管的试压卡具。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一台换热器中换热管的数量少则几百、多则成千上万,在换热器的制造过程中,所有的换热管要进行逐根试压,以免制造完成后换热管本身泄露的质量缺陷,造成产品返工及安全隐患。
传统的换热管试压检测采用千斤顶压块法,其基本原理是以压紧螺栓固定换热管,再用千斤顶推动压块压紧换热管管口以达到密封管口的目的,再进行打压试验。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一次只能试1~2根管,且换热管的固定、密封操作较为麻烦,耗时长,工作效率低;(2)通过千斤顶推动压块压紧换热管进行密封,工作强度大;(3)对换热管的端面要求高;(4)适用压力低。随着近年来大规模炼化装置的陆续建设与投入运行,换热管试压检测工作量也成倍地增加,传统的换热管试压方法显然已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炼化行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制造成本低的一种换热管试压卡具,串联后可对多管同时进行试压检测,具有密封性好、对换热管 端面要求低、适用压力高、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热管试压卡具,包括接头本体和锁紧螺母,关键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左右两端带有外螺纹,在接头本体内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左段直径小于右段直径,在所述台阶孔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内锥面;在所述锁紧螺母的左部开有螺纹孔、右部开有圆孔,且螺纹孔与圆孔连通,在所述圆孔与螺纹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内锥面;所述螺纹孔与接头本体的右端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内锥面和第二内锥面之间依次装有O形密封圈、锥形密封卡套和锥形锁紧卡套,所述锥形密封卡套与锥形锁紧卡套通过锥面配合,锥形锁紧卡套通过外锥面与锁紧螺母的第二内锥面配合。
通过对换热管试压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要提高工作效率,核心问题是在解决多管同时试压的同时,保证操作施工方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具,其基本原理是将卡具通过高压软管与试压泵相连进行试压,试压时,将换热管插入卡具内,旋紧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的第二内锥面压紧锥形锁紧卡套,使其挤压换热管外壁,用外压产生摩擦力以固定换热管,防止换热管受压时向外滑动;锥形锁紧卡套同时将受挤压的压力传递给锥形密封卡套,使其挤压O型密封圈,使O型密封圈与接头本体的第一内锥面、换热管外壁紧密贴合,挤住缝隙,防止压力经接头本体与锁紧螺母的螺纹连接处泄露,从而达到管口密封目的。
所述台阶孔的右段直径与锁紧螺母的圆孔直径相等。台阶孔的右段用于安装换热管,换热管的端头抵在台阶孔的台阶面上,为保证台阶孔的右段在装入换热管后与台阶孔的左段的测压液体通过截面相等,将台阶孔的左段直径 设计成小于右段直径,以保证测压液体流动的平稳性;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密封卡套的左端面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换热管的规格由外径决定,同种规格的换热管存在1mm、1.5mm、2mm、2.5mm、3mm等不同壁厚,卡具套在换热管外,可对同种规格、不同壁厚的所有换热管进行试压,减少了夹具规格,节约了制造成本;
(2)卡具套在换热管外,对换热管的端面要求低,且安装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
(3)通过锥形锁紧卡套挤压换热管实现锁紧、通过挤压O型密封圈实现密封、通过锥形密封卡套实现锥形锁紧卡套与O型密封圈之间的压力传递,结构简单、且密封性能好;
(4)串联后可对多管同时进行试压检测,适用于换热器制造中大量换热管的逐根高压试压检查,操作方便,适用压力超过25Mpa。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同时对多根换热管进行试压检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换热管试压卡具,由接头本体1、锁紧螺母2、O形密封圈3、锥形密封卡套4和锥形锁紧卡套5组成,五者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1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