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出钢口周围工作层修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41896.8 | 申请日: | 201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6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附企三炼钢修造总厂 |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 地址: | 114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出钢口 周围 工作 修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工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侵蚀后的转炉出钢口及周围工作层进行快速修复的模具。
背景技术
转炉出钢口是转炉出钢的唯一通道。出钢过程中,在高温钢水的浸蚀及冲刷作用下,造成出钢口内口扩径和损坏,并使转炉出钢口周围工作层形成不规则的凹陷缺损现象,不得不停炉进行修补。
目前,大型转炉普遍采用修炉机对上述出钢口的缺损及转炉工作层的凹陷进行修复,修炉机通过喷补管将喷补料喷涂于转炉出钢口周围。由于出钢口没有模具和挡料装置,喷补料会从出钢口流出,因此修炉机每次只能喷出少量喷补料,待上一次喷补料干燥后再喷涂下一次,反复喷补直至补好,不仅极大延长了修复时间,使每次修补都要停炉40-50min,严重影响转炉的作业率和产量;而且需要3-5人配合,在高温下作业,劳动强度极大。同时由于修复时间延长,增加了转炉升温的燃料消耗,加大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极大缩短修复时间,延长出钢口使用周期,提高转炉作业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劳动强度的转炉出钢口周围工作层修复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转炉出钢口周围工作层修复器,由模管、弹簧、手杆、卡刺及连接架组成;模管两侧开有竖槽,尾部设有手杆,固定在模管内壁上的连接架下端穿杆上装有弹簧,弹簧带有顶头的一侧伸出在模管竖槽外,模管尾部内壁上连接有至少2个尖头外折的卡刺。
所述模管前端带有内收的坡头。
所述模管外径比转炉出钢口直径小5-30mm。
所述模管长度为转炉出钢口长度的40%-55%。
所述模管采用无缝钢管加工而成。
所述卡刺为等间距分布的3个。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效果为:
出钢口修复时,先将转炉倾翻20°,利用手杆将修复器插入出钢口内,并使修复器前端探出出钢口适当高度,修复器在弹簧和顶头的作用下将固定在出钢口内。然后,将转炉倾翻至出钢口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即可由修补人员将袋装补炉料人工投放到出钢口周围残缺部位,出钢口内的修复器起到了模板的作用,从而使高温下熔化的补炉料均匀地将出钢口及周围残缺部位修复完整。由于修复器模管长度远小于出钢口长度,因此修复器尾部的卡刺亦将进入并卡在出钢口内壁上,使修复器不会自行退出。
上述修复过程在3-5min内即可完成,与常规的使用修炉机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综合效果:
1、可极大缩短修复时间,修复时间仅为使用修炉机的1/10,每次修复可减少停炉时间40min,从而相对提高了转炉的作业率和产钢量;
2、可延长出钢口使用寿命,减少出钢口更换次数;
3、修复后的转炉工作层及出钢口平整均匀,有利于挡渣镖作用的发挥,减少钢渣和夹杂物流入钢水罐内,从而有益于钢水质量的提高;
4、可减少转炉的温降,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5、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作业人员一半以上,并可改善作业环境,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转炉出钢口周围工作层修复器主剖视图;
图2是转炉出钢口周围工作层修复器左视图;
图3是A-A截面图。
图中:坡头1、模管2、连接架3、卡片4、穿杆5、弹簧6、顶头7、连杆8、卡刺9、尖头10、手杆11、竖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出钢口直径为¢180mm,厚度为1800mm。
本实用新型转炉出钢口周围工作层修复器主要是由模管2、连接架3、弹簧6、卡刺9、及手杆11所组成。模管2系采用¢159×780mm无缝钢管加工而成,在模管2的两个侧面分别开有一道平行于模管2轴线的竖槽12。连接架3是在两根十字交叉的圆钢下面焊接有一根竖筋,竖筋下端焊接在穿杆5中间,穿杆5的长度略小于模管2的直径,同时在穿杆5上焊有2个卡片4,形成连接架3。
将连接架3上端十字交叉的圆钢焊接在模管2内壁上,使连接架3下端穿杆5对正模管2竖槽12的位置。再将2根外端固定有顶头7的弹簧6分别套在穿杆5上,并将里端焊接到卡片4上,弹簧6带有顶头7的一侧伸出模管2外壁20mm。然后,在模管2的下部内壁上焊接一根由钢管制作的连杆8,再将手杆11上端焊接到连杆8中间。最后,在模管2下部内壁上等间距焊接上3个卡刺9,卡刺9下端带有向外弯折的尖头10。为使模管2顺利插入出钢口内并避免补炉料的散失,在模管2的上端还设有一段前端内收的坡头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附企三炼钢修造总厂,未经鞍钢附企三炼钢修造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1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基板、成像盒、成像装置及电路基板的供电方法
- 下一篇:密封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