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41224.7 | 申请日: | 2012-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1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桥;何继宏;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5/06 | 分类号: | E01C5/06;E01F5/00 |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李妙英 |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路面 道路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适合于市政交通领域,具体应用于道路面层为沥青混凝土的平侧石,尤其涉及一种排除路面结构内部水的道路平石。
背景技术
目前,道路平侧石材料一般采用普通混凝土预制或石材加工,平侧石下的基础一般为细实混凝土,平侧石及其基础均不透水,路面结构内部水无法通过平侧石及其基础排出。实践表明,路面结构层以及沥青层与基层界面的水不能顺畅地排出路面结构,是路面产生早期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排除路面结构内部水、结构简单的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包括平石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设置为两层,上层设置为密水材料普通混凝土、下层设置为透水材料多孔混凝土,其基体的一侧下棱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体截面为多边形。
实用新型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上层为密水材料普通混凝土、下层为透水材料多孔混凝土,平石下棱边设置一个或多个缺口,平石缺口、侧石及基础围合形成一个或多个连通的孔涵。路面结构内部水在重力作用下可顺畅地通过多孔混凝土排入孔涵,在雨水井相对应部位设孔洞与孔涵连通,孔涵内的水排入雨水井;平石上层普通混凝土为密水材料,避免路面雨水倒灌至路面结构内。实用新型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实现了路面结构层以及沥青层与基层界面的水排出结构的目的,消除了造成路面早期损害的主要隐患。
实用新型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通过平石上下部采用不同透水性的材料,既避免了路面雨水倒灌至路面结构内,又保证了路面结构内的水顺畅地排出。
实用新型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上层为密水材料普通混凝土、下层为透水材料多孔混凝土,平石的下棱边设置一个或多个缺口,其余未特别提及均同现有技术场外预制使用安放的道路平石,例如平石形状的改变、多孔混凝土厚度的改变、孔涵形状及数量的改变等等,可采用多种样式,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现有技术中的说明相当于本专利公开,不再一一另行叙述,以节约篇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用新型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上层为密水材料普通混凝土、下层为透水材料多孔混凝土,平石下棱边设置一个或多个缺口,平石缺口、侧石及基础围合形成一个或多个连通的孔涵,孔涵的两端与雨水井相连并接通。对于道路同一横断面的标高,路中要高于两边,存在于路面结构的内部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两侧流动,内部水到达路面边即进入平石的多孔混凝土层,多孔混混凝土层内的水一定量后即排入孔涵,孔涵内的水向道路纵坡低点流动,直至到达孔涵端头后排入雨水井;平石上层普通混凝土为密水材料,避免路面雨水倒灌至路面结构内。实用新型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实现了路面结构层以及沥青层与基层界面的水排出结构的目的,消除了造成路面早期损害的主要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平石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石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包括平石基体001,所述基体设置为两层,上层设置为密水材料普通混凝土011、下层设置为透水材料多孔混凝土012,其基体的一侧下棱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缺口013,作为优选,所述的基体001截面为多边形,优选为方形。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平石,适合沥青面层厚度不大于10.5cm的道路;沥青面层厚度大于10.5cm的道路,平石厚度应相应增加,以保证平石厚度减去沥青面层厚度的数值不小于2cm。
参见图2,平石的长、宽、厚尺寸分别为75cm、35cm、12.5cm,平石的上部普通混凝土011厚度为6.5cm,平石的下部多孔混凝土012厚度为6cm,孔涵截面为5cm×3cm,孔涵的尺寸考虑了使用过程中疏通的要求。
其余未特别提及均同现有技术场外预制使用安放的道路平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及具体实施例启示下,能够从本专利公开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以及特征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平石形状的改变、多孔混凝土厚度的改变、孔涵形状及数量的改变等等,同样可以被应用,都能实现本专利描述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例展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12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画心可换的磁性装饰画
- 下一篇:一种骰子文具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