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融合PET-CT功能的放射治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0529.6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4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启银;张圈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pet ct 功能 放射 治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融合PET-CT功能的放射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肿瘤的放射治疗技术已进入精确的时代,即精准的照射位置和精准的剂量给予,因此产生了当今放射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Image-Guided Radio Therapy)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Intensity-Modulated Radio Therapy),这两项放射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水平,因此它们被称为20世纪放射治疗技术革命性的变化。
但从几十年临床应用实践并从统计意义结果分析,这种技术上的革命性变化,并没有带来肿瘤治疗效果或肿瘤局部控制率方面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或提高。这主要是因为,上述两项技术是基于肿瘤精确的物理位置和物理剂量的准确分布而言,并没有考虑肿瘤患者个体的生物学方面(代谢、乏氧、射线敏感性)的特性和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融合PET-CT功能的放射治疗系统,可以实现对肿瘤的放射治疗技术的精准的照射位置和精准的剂量给予,并实现精确的三维生物适形调强放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融合PET-CT功能的放射治疗系统,包括:
机架;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产生电子束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圆筒式加速器装置;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获得患者图像的圆筒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显像PET-CT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圆筒式加速器装置的治疗孔中心线与所述圆筒式PET-CT成像装置的治疗孔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圆筒式PET-CT成像装置叠加设置在所述圆筒式加速器装置上。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圆筒式加速器装置包括能够产生高能电子束的加速器本体。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加速器本体为产生能量在45M电子伏以上电子束的直线加速器。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圆筒式加速器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加速器本体相连的朝向所述治疗孔的治疗头。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圆筒式加速器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IMRT或IGRT平板探测器。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所述圆筒式加速器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微波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放射治疗系统包括有加速器装置和PET-CT成像装置,加速器发射的X射线照射患者时,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能够激发组织的氧16,碳12产生正电子发射核氧15,碳11等,此时可以采用PET-CT成像装置进行扫描显像,确定X射线照射的位置和照射的剂量分布,实现了治疗与活体生物学验证和生物效应分析同时进行,也可以实现生物学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精确的三维生物适形调强放疗和验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射治疗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射治疗系统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加速器装置
2PET-CT装置
3治疗孔
4加速器本体
5治疗头
6微波发生器
7患者检查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现有的IGRT和IMRT这两项放射治疗技术是基于肿瘤精确的物理位置和物理剂量的准确分布而言,并没有考虑肿瘤患者个体的生物学方面(代谢、乏氧、射线敏感性)的特性和差异。如果能在IGRT和IMRT这两项技术的基础上从肿瘤患者个体的生物学角度对照射的位置和剂量给予验证以及在照射后的生物学效应方面给予研究和评价,即从生物靶区(Biological target volume,BTV)及生物适形调强放射治疗(Biological IMRT,Bio-IMRT)方面研究肿瘤的放射治疗,必将使肿瘤的放射治疗技术上一个新台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0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射线检查防护夹
- 下一篇:双面盖帽安全便捷式一次性采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