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水淡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0468.3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淡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淡化器,特别是一种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器,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目前应用反渗透膜的反渗透法以其设备简单、易于维护和设备模块化的优点迅速占领市场,逐步取代蒸馏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由于目前反渗透法的设备简单,运用广泛,所以这里主要对反渗透法进行分析。
反渗透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是1953年才开始采用的一种膜分离淡化法;该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在通常情况下,淡水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海水一侧,从而使海水一侧的液面逐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这个过程为渗透。此时,海水一侧高出的水柱静压称为渗透压;如果对海水一侧施加一大于海水渗透压的外压,那么海水中的纯水将反渗透到淡水中;反渗透法的最大优点是节能。
市场上利用反渗透法制造的设备很多,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的限制,而导致海水淡化率不高,在这些原因当中,最主要的是渗透膜的表面积不够大;所以如何才能增大渗透膜的表面积,提高海水淡化效率,这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如何才能增大渗透膜的表面积,提高海水淡化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海水淡化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海水淡化器,包括螺母、海水进口、渗透膜、支架、空心管、垫片、橡胶垫圈、浓海水出口、小孔、导流盘、淡水出口和中心拉杆,导流盘中心套有中心拉杆,中心拉杆上套有空心管,空心管上设有小孔,空心管管壁上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包裹折叠着渗透膜,导流盘与中心拉杆密封处设有橡胶垫圈,中心拉杆两端通过垫片和螺母紧固导流盘,导流盘上表面开设有海水进口和淡水出口,导流盘下表面开设有浓海水出口。
小孔上下左右每隔8厘米开设一个。
支架上下每隔22.5厘米布置一个,按空心管圆周均匀布置4~8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支架,渗透膜包裹折叠在支架上,因为渗透膜是折叠的,这样可以增大渗透膜的表面积,提高海水淡化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制作起来相当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海水淡化器的剖视图;
图2是海水淡化器的俯视图;
图中:1、螺母 2、海水进口 3、渗透膜 4、支架 5、空心管 6、垫片 7、橡胶垫圈 8、浓海水出口 9、小孔 10、导流盘 11、淡水出口 12、中心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海水淡化器,包括螺母1、海水进口2、渗透膜3、支架4、空心管5、垫片6、橡胶垫圈7、浓海水出口8、小孔9、导流盘10、淡水出口11和中心拉杆12,导流盘10中心套有中心拉杆12,中心拉杆12上套有空心管5,空心管5上设有小孔9,空心管5管壁上安装有支架4,支架4上包裹折叠着渗透膜3,导流盘10与中心拉杆12密封处设有橡胶垫圈7,中心拉杆12两端通过垫片6和螺母1紧固导流盘10,导流盘10上表面开设有海水进口2和淡水出口11,导流盘10下表面开设有浓海水出口8。
小孔9上下左右每隔8厘米开设一个。
支架4上下每隔22.5厘米布置一个,按空心管5圆周均匀布置4~8个。
螺母1将导流盘10紧固在中心拉杆12上;渗透膜3的作用是淡化海水;支架4的作用让渗透膜3折叠后增加表面积;橡胶垫圈7是防止水从导流盘10和中心拉杆12的空隙中溢出;空心管5和中心拉杆12之间形成了淡水流动的通道,通道口为淡水出口11;小孔9是让淡水能够流进空心管5。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制造非常简单,工作原理也很简单,海水从海水进口2进入导流盘10,经过高速转动,海水在渗透膜3中渗透,渗透后,淡水从渗透膜3处流出,通过小孔9流入空心管5和中心拉杆12之间形成的淡水流动通道,最后从通道的淡水出口11处流出,而浓度更高的海水则从浓海水出口8中流出,这样就实现了海水淡化过程,该装置采用了支架4,让渗透膜3包裹折叠在支架4上面,增大渗透膜3的表面积,提高了海水淡化率,实现了装置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0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状保坎砖
- 下一篇:一种制管机管身输送带传动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