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庭酿制果酒的CO2浓度智能测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9030.3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9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邱兆美;赵龙;贾海波;张伏;王俊;邓桂扬;毛鹏军;张昆;张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13 | 分类号: | G05D11/1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酿制 果酒 co sub 浓度 智能 测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庭酿制果酒的CO2浓度智能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果酒就是以各种人工种植的果品和野生的果实,如苹果、猕猴桃、家葡萄、桔、荔枝等为原料,经过破碎、发酵或者浸泡等工艺精心酿制而成的各种各样低度饮料酒。随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对果酒的种类、档次要求越来越高,对饮用酒的习惯和要求也随之改变;近年来,家庭酿酒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家庭酿酒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但是由于果酒酿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如果不及时释放CO2气体,会使密闭酿酒装置内因气体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造成安全隐患。
现代的酿酒装置中,只有在工厂化生产中存在CO2排放装置,而且大部分是人工控制,智能测控装置很少存在;在家庭酿酒装置研究领域,还未出现拥有CO2排放装置的酿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庭酿制果酒的CO2浓度智能测控装置,以解决现有家庭酿酒装置无法排放CO2气体所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庭酿制果酒的CO2浓度智能测控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用于对酿酒装置内气体进行检测的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用于设在酿酒装置上控制CO2气体排放的自动阀门控制连接。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一个D/A转换器连接有一LED显示触摸屏。
所述气体传感器为红外气体传感器IRM203。
所述自动阀门采用流体驱动单回转式执行机构。
本实用新型家庭酿制果酒的CO2浓度智能测控装置适用于家庭酿制果酒使用,对酿制过程中的CO2浓度进行监控,可编程控制器判断浓度是低于或超出设定限值,进而驱动自动阀门工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可靠,安全系数高,可用于多种果酒酿制过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家庭酿制果酒的CO2浓度智能测控装置的原理框图,由图可知,该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用于对酿酒装置内气体进行检测的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用于设在酿酒装置上控制CO2气体排放的自动阀门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一个D/A转换器连接有一LED显示触摸屏,该LED显示触摸屏为彩色LED液晶触摸屏,可以实时显示CO2浓度,可以设置CO2浓度限值和量程等参数。
本实施例的气体传感器采用精度0.0242%以上的红外CO2传感器IRM203,红外气体传感器拥有坚固的固体设计、高精度、质量小、设计紧凑、低功耗、体积小的特性,适用于家庭酿制果酒使用;自动阀门采用流体驱动单回转式执行机构。
家庭酿制猕猴桃果酒的CO2浓度智能测控装置可以对酿酒过程中产生的CO2气体浓度自动监控并自动调整装置内CO2浓度,自动排气,排除安全隐患。
所有元件安装在壁挂式控制箱内,其外壳符合IP65/NEMA4标准的防尘、防水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家庭酿制果酒的CO2浓度智能测控装置由5V 直流电源为气体传感器供电,气体传感器通过探头检测酿制装置内CO2浓度并输出测量值,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编程设定一个程序,并储存下来,并通过LED显示触摸屏以百分比浓度值设置限值;气体传感器输出的电流信号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转换成连续信号,然后,可编程控制器判断浓度是低于或超出设定限值,CO2浓度超过设定的限值时,可编程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自动阀门打开,当CO2浓度低于设定的限值时,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自动阀门关闭,实现装置控制智能化,同时输出信号经D/A转换器处理后通过彩色LED液晶触摸屏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9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