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混合物过滤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8575.2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0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瞿继丹;张扬;邓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4400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混合物 过滤 沉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混合物的回收利用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混合物过滤沉淀装置,属于流体混合物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工业生产维护检修各种机械设备艺过程,需要大量更换机械设备的润滑油和用清洁溶剂,尤其是粘胶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大规模机械设备的使用,要定期对其更换和清理,保证机械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更换的大量的润滑油和用清洁溶剂,无法通过合适的方法处理。
目前,国内外在利用废润滑油和废清洁溶剂前,均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对其中的固形机械杂质和间于液形、固形两性的悬浮物进行过滤与沉淀。过滤采用筛网物理过滤掉机械杂质,用加入一定量的化学药剂沉淀流体中的悬浮物。这种二步法的处理技术,会因产生转步造成泄漏污染环境,占生产用地大,运行维护不便,生产效率也低。
为进一步开发一种集约、高效、运行维护方便的一步法去除废润滑油和废清洁溶剂中的固体杂质和悬浮物,利于废润滑油和废清洁溶剂的再利用,成为可能和必要。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4.8公开了一件申请号为CN201120100918.5,名称为“冷轧钢管润滑油回收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冷轧钢管润滑油回收装置,包括热沉淀池、过滤桶、离心机和将热沉淀池中润滑油泵入过滤桶的油泵Ⅰ,所述过滤桶和离心机通过输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冷轧钢管润滑油回收装置,初级沉淀池能去除润滑油中的大杂质,热沉淀池可对润滑油加热以降低润滑油粘度,从而能去除润滑油中悬浮的石蜡、石墨以及一些微粒杂质,过滤桶和离心机能更彻底的将润滑油中的微小杂质分离,从而达到润滑油的使用标准;使用本回收装置过滤后的润滑油,润滑油不会损伤钢管的表面质量和并能延长传动机构的运转寿命。
上述“冷轧钢管润滑油回收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单级纯物理法,对于兼具有固体和液体两种性质的悬浮物无法用筛分法和离心法将其从油中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集约化一步法分离废润滑油和废清洁溶剂中固形和悬浮物,以高效去除废润滑油和废清洁溶剂中的,保证废润滑油和废清洁溶剂的再利用和再制造。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流体混合物过滤沉淀装置,包括过滤桶、沉淀桶;所述的过滤桶顶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的过滤桶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的沉淀桶顶部设置有沉淀剂加入口,所述的沉淀桶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所述的沉淀桶外壁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桶的外壁与所述的沉淀桶的外壁上部焊接,所述的过滤桶与所述的沉淀桶通过筛网相互连通;所述的沉淀桶还设置有回流搅拌泵,所述的回流搅拌泵的入口连接有从沉淀桶内伸出的回流出口管,所述的回流搅拌泵的出口连接有伸入沉淀桶内的回流入口管。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沉淀桶外壁上设置有观察孔和人孔。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桶的外壁与所述的沉淀桶的外壁的连接处设置有U形槽,所述的筛网嵌于筛网框中,所述的带有筛网的筛网框插在U形槽上并用螺栓固定。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桶为多个,多个过滤桶的外壁通过筛网连通。
优选的,上述的多个过滤桶的外壁的连接处设置有U形槽,所述的筛网嵌于筛网框中,所述的带有筛网的筛网框插在U形槽上并用螺栓固定。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桶与所述的排渣口之间设置有排渣斗。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沉淀桶与所述的排泥口之间设置有排泥斗。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流出口管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管和竖向管,所述的竖向管从所述的沉淀桶顶部伸出连接所述的回流搅拌泵的入口,所述的横向管与竖向管连接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密封,在所述的横向管的外壁上开有回流孔。
优选的,上述的回流孔开在所述的横向管的外壁的下部,且为多组一一对应排布或者交错间隔排布,其中每组回流孔之间的夹角为90-150°。
优选的,所述的回流入口管从所述的沉淀桶的顶部伸入所述的沉淀桶内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沉淀桶的外壁上端设置有回流泵平台,所述的回流泵放置于所述的回流泵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8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风能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便携式应急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