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刷铜套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7359.6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浦鸿群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2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刷 铜套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刷铜套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碳刷铜套成型模具多为手工推进板料一次成型,需要人工送料,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影响加工效率,成型质量不统一,可能存在了不合格品,此外,整体结构精度不够,不能满足高精度产品的加工需求,无法适应多种规格的产品加工。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且节省人力的碳刷铜套成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刷铜套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侧设置有凹模块,所述凹模块上方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通过固定螺栓与其下侧用于固定上模卡块的凸模固定板相连接,所述凹模板和凸模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横向移动的铜质板料,所述凹模块上侧左端设置有用于板料中部开槽的废料冲头,所述凸模固定板下侧中部设置有用于冲裁碳刷铜套钣金的成型冲头,所述成型冲头右侧设置有用于板料折边的折弯冲头,所述凹模块上侧右端设置有用于切断碳刷铜套的下料冲头。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与凸模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导柱的上模垫板,所述上磨垫板通过等高套筒与脱离板相连接,所述等高套筒顶部连接有在上模座内纵向滑移的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凸模固定板与脱离板之间设置有块状的尤力胶,以防止模具碰撞损坏,并且也可最大化的增加冲裁力。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板内开设有与导柱相配合的引导冲孔,以利上模座与下模座垂直起落。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设置有上下伸缩的引导销,以利配合废料冲头开槽。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左端设置有若干组伸缩档料销,以利板料沿加工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与凹模板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为一体,但不局限于此,也可通过其他链接方式链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上侧对角设置有定位销,以快速定位上模座,在组装模具时可辅助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冲头右侧设置有弹性顶料销,以利分离板料和凹模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自动进给多次成型,成型精度及尺寸可最大化保证,自动进出料,节省人力,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产品不合格,加工效率高,整体分为多道工序加工,可对不同工序的精度进行调整,适应各种精度需求的产品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碳刷铜套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碳刷铜套侧视图。
图中:1-导柱、2-引导冲孔、3-废料冲头、4-挡料销、5-固定螺丝、6-定位销、7-成型冲头、8-折弯冲头、9-下料冲头、10-顶料销、11-引导销、12-上模座、13-上模垫板、14-凸模固定板、15-等高套筒、16-脱料板、17-凹模板、18-下模座、19-上模卡块、20-尤力胶、21-料板、22-碳刷铜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考图1,一种碳刷铜套22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18,所述下模座18上侧设置有凹模块,所述凹模块上方设置有上模座12,所述上模座12通过固定螺栓与其下侧用于固定上模卡块19的凸模固定板14相连接,所述凹模板17和凸模固定板14之间设置有横向移动的铜质板料,所述凹模块上侧左端设置有用于板料中部开槽的废料冲头3,所述凸模固定板14下侧中部设置有用于冲裁碳刷铜套22钣金的成型冲头7,所述成型冲头7右侧设置有用于板料折边的折弯冲头8,所述凹模块上侧右端设置有用于切断碳刷铜套22的下料冲头9,详见图2.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上模座12与凸模固定板14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导柱1的上模垫板13,所述上磨垫板通过等高套筒15与脱离板相连接,所述等高套筒15顶部连接有在上模座12内纵向滑移的螺母。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凸模固定板14与脱离板之间设置有块状的尤力胶20,以防止模具碰撞损坏,并且也可最大化的增加冲裁力。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凹模板17内开设有与导柱1相配合的引导冲孔2,以利上模座12与下模座18垂直起落。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上模座12设置有上下伸缩的引导销11,以利配合废料冲头3开槽。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下模座18左端设置有若干组伸缩档料销,以利板料沿加工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下模座18与凹模板17之间通过固定螺丝5连接为一体,但不局限于此,也可通过其他链接方式链接。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下模座18上侧对角设置有定位销6,以快速定位上模座12,在组装模具时可辅助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浦鸿群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漳浦鸿群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7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模具上垫板
- 下一篇:一种轴的单向夹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