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组电瓶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6773.5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3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万军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刘爱芳 |
地址: | 4545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瓶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组电瓶电动车,适用于二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四轮电动车及电动客车等以电池组为动力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现有单组电瓶电动车在使用时,有时候,跑到半路车就没电了,因此,常常因担心电量不够用,而不能跑远路。有时候为了跑远路,在电池组还剩很多电时,重复充电,或者常在电池组欠压时过劳使用,这样都将有损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一种多组电瓶的电动车就显得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适合跑远路,能够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并且使用方便的多组电瓶电动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组电瓶电动车,包括车架、车轮、车把、车座,车架所含踏板部下方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安装有多组电池,每组电池上分别设有充、放电插口,所述放电插口匹配设有插头及导线与车把上的控制器相连,所述导线和控制器之间还设有电源切换开关,用于各组电池间的切换。
所述电池组为正品电池组与正品电池组搭配,或者正品电池组和次品电池组的混合搭配。
所述电池组为纵向直线排列或横向并行排列。
所述电池组为铅酸电池组、锂电池组或者用新材料制成的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多组电瓶电动车包括车架、车轮、车把、车座,车架所含踏板部下方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安装有多组电池,每组电池上分别设有充、放电插口,所述放电插口匹配设有插头及导线与车把上的控制器相连,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多组电瓶电动车由于有备用电池组,所以不用担心电不够用,更不会担心电池组欠压时在路上过劳使用,所以有保护电池的功效,并且适合跑远路。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线和控制器之间还设有电源切换开关,用于各组电池间的切换,操作使用方便。
2、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仓内有多组电池,与传统的单电瓶电动车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动车更重,所以较普通电动车稳,因而更安全;所述电池组为正品电池组与正品电池组搭配,或者正品电池组和次品电池组的混合搭配,电池组的组合方式多样,具体情况视车体形状而定;所述电池组为纵向直线排列或横向并行排列,所述电池组为铅酸电池组、锂电池组或者用新材料制成的电池组,电池组的排列方式多样,电池组制作材料及类型多样化,故而实施例较多,有利于推广实施。
3、综上,本实用新型多组电瓶电动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于跑远路,能够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操作使用方便,并且行驶安全、平稳,电池组组合方式和排列方式多样,可广泛应用于二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四轮电动车及电动客车等以电池组为动力的电动车,因此,非常适于推广实施。
附图及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组电瓶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多组电瓶电动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1所示多组电瓶电动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序号:1、车架,2、车轮,3、车把,4、车座,5、电池仓,6、电池, 7、充电插口,8、放电插口,9、插头及导线,10、控制器,11、电源切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图中,本实用新型多组电瓶电动车,包括车架1、车轮2、车把3、车座4,车架所含踏板部下方设有电池仓5,所述电池仓5内安装有多组电池6,每组电池上分别设有充、放电插口7、8,所述放电插口8匹配设有插头及导线9与车把3上的控制器10相连,所述导线和控制器10之间还设有电源切换开关11,用于各组电池间的切换。所述电池组为正品电池组与正品电池组搭配,或者正品电池组和次品电池组的混合搭配。所述电池组为纵向直线排列。所述电池组为铅酸电池组、锂电池组或者用新材料制成的电池组。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万军,未经王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6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