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电动助力转向蜗轮蜗杆减速器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36442.1 | 申请日: | 201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5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何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04 | 分类号: | B62D3/04 |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 地址: | 2123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电动 助力 转向 蜗轮 蜗杆 减速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蜗轮蜗杆减速器总成,属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对转向器的使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纯机械转向器和液压转向器已经不能满足汽车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中高档车尤显如此,取而代之的是电动助力转向器。电动助力转向器(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是一种节能、安全、环保的高科技型汽车转向装置,代表着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EPS已成为全球汽车产品竞争的关键技术之一,EPS结构紧凑,易于装配和维护,集成性好;EPS对于纯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而言,是转向系统的最佳选择。对于小齿轮电动助力转向器和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器,都需要使用到蜗轮蜗杆装置。在这些电动助力转向器中,蜗轮蜗杆起到减速和传递扭矩的作用,但由于机构间隙最终造成了蜗轮蜗杆装置传动间隙过大,易于产生异响,同时由于不正常的啮合而产生异常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电动助力转向器所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电动助力转向蜗轮蜗杆减速器总成,能在保证电动助力转向器蜗轮蜗杆能正常啮合,蜗轮蜗杆空载力矩和啮合间隙等各项性能都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小蜗杆在运转中的轴向窜动,最大限度减少由于轴承的游隙导致蜗杆的轴向窜动。从而避免电动助力转向器在提供助力转向时,由于传动间隙过大,产生异响,同时减小其蜗轮蜗杆由于不正常啮合而产生的异常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解决的: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蜗轮蜗杆减速器总成,包括蜗轮、蜗杆、箱体、联轴器、电机,所述蜗杆上装有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至少装配一套滚动双列轴承:所述蜗杆上,设有轴台一、轴台二和卡环槽,双列轴承固定镶装于蜗杆的轴台上,其内圈一侧与轴台二相抵顶,并通过安装在所述卡环槽上的卡环,卡抵在双列轴承一侧,装有双列轴承的蜗杆固定安装于箱体的轴承座中,双列轴承的外圈的一侧抵靠在箱体上,通过固定旋接在箱体上的蜗杆锁紧螺母,抵顶在双列轴承外圈的另一侧,蜗轮安装于减速器箱体的蜗轮轴孔中,与蜗杆啮合,蜗杆一端通过花键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电机机壳与箱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蜗轮蜗杆减速器总成,采用在蜗杆上装配双列轴承,并增加卡环防止蜗杆轴向窜动,双列轴承外圈用锁紧螺母固定,很好的解决了蜗杆的轴向窜动问题,使得此结构蜗杆在轴向上基本无窜动,而双列轴承又能保证机构游隙。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机构工作时的异响,减少机构非正常磨损。
附图说明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蜗杆上双列轴承安装示意图;
图二为本实用新型减速器总成示意图;
附图中:1-蜗杆;1a-轴台一;1b-轴台二;2-双列轴承;3-卡环;4-蜗杆锁紧螺母;5-联轴器;6-电机;7-箱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一和图二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蜗轮蜗杆减速器总成,包括蜗轮、蜗杆1、箱体7、联轴器5、电机6和滚动轴承。本实用新型所述蜗杆1上装有滚动轴承,且装配的滚动轴承至少有一套为滚动双列轴承2:所述蜗杆1上,设有轴台一1a、轴台二1b和卡环槽,轴台二1b的外径略大于轴台一1a外径,双列轴承2内圈孔与轴台1a轴尺寸过盈配合,使双列轴承2固定安装于蜗杆1的轴台1a上,且使其内圈一侧与轴台二1b相抵顶,并通过安装在所述卡环槽上的卡环3,卡抵在双列轴承2内圈另一侧,进一步防止双列轴承2滑脱。装有双列轴承2的蜗杆1固定安装于箱体7的轴承座中,双列轴承2的外圈的一侧抵靠在箱体7上,通过固定旋接在箱体7上的蜗杆锁紧螺母4,抵顶在双列轴承2外圈的另一侧,蜗轮安装于减速器箱体7的蜗轮轴孔中,与蜗杆1啮合,蜗杆1一端通过花键联轴器5与电机6轴连接,电机6机壳与箱体7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除以上所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在此不一一冗述。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6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车辆转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式骨架及使用该骨架的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