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付费超声波热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6178.1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5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6 | 分类号: | G07F1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熠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付 超声波 热量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声波热量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预付费超声波热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热量测量是一种应用在室内供暖计量的设备,其将微处理器和传感器相结合,通过超声波在热流体内的传输及进出口温度等数据,实现了热量的测量,其具有无叶轮、无磨损、维护方便的优点。目前,用户首先需要前往供热站,缴纳一定的费用,一般分为全部缴纳和按流量计费两种方式,等到供暖正常运行时,供热站打开供暖阀门,使热流体流经用户的室内以实现供暖。随着科技的发展,水费和电费的计量已经实现了预付费的功能,这种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生活,也降低了供水、供电部门的工作量,但是经过市场调研,还未发现供暖的热量测量设备有采用预付费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实现预付费充值功能的一种预付费超声波热量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付费超声波热量测量装置,包括管路和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管路上串联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后侧的管路上串联一电控阀,该电控阀的控制模块连接一壳体所装的预付费控制模块,该预付费控制模块还连接壳体内安装的存储模块及壳体表面安装的显示模块、读卡模块,该预付费控制模块还连接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中的中央处理模块。
而且,所述预付费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之间通过串行协议通讯。
而且,所述壳体安装在电控阀的上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在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后侧的管路上串联一电控阀,该电控阀的控制模块连接预付费控制模块,该预付费控制模块连接壳体表面安装读卡模块,当用户将卡片插入读卡模块后,卡片内的信息被预付费控制模块读出,并存储在存储模块中,预付费控制模块驱动电控阀打开,供暖过程中,预付费控制模块与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实时通讯,将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计量的热量使用值与存储模块内的预充值信息比较,当预充值使用完后,预付费控制模块自动驱动电控阀关闭,整个过程自动完成,即方便了用户,也降低了供暖部门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预付费超声波热量测量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管路1和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包括超声波发射、接收的管段2和用于测量的表头3,管路上串联管段,管段上安装表头,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所述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后侧的管路上串联一电控阀8,该电控阀的控制模块7连接一壳体4所装的预付费控制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该预付费控制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还连接壳体内安装的存储模块及壳体表面安装的显示模块6、读卡模块5,该预付费控制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还连接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中的中央处理模块。
本实施例中,预付费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之间通过串行协议通讯。壳体可以安装在电控阀的上端部,也可以安装在靠近电控阀的墙体表面或者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当用户将卡片插入读卡模块后,卡片内的信息被预付费控制模块读出,并存储在存储模块中,预付费控制模块驱动电控阀打开,开始供暖;
在供暖过程中,预付费控制模块与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实时通讯,将超声波热量测量单元计量的热量使用值与存储模块内的预充值信息比较,当预充值使用完后,预付费控制模块自动驱动电控阀关闭,停止供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中预付费控制模块和电控阀相互配合,供暖过程自动完成,即方便了用户,也降低了供暖部门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61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