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疗椎间盘突出的还纳射频消融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36154.6 | 申请日: | 201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 |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椎间盘突出 射频 消融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射频消融电极。特别是带有侧针(2)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还纳射频消融电极。
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将还纳射频消融电极针杆(1)的远端穿刺到椎间盘突出的病变位置,将侧针(2)展开,再依次进行还纳、射频消融和注药或臭氧的治疗。
用还纳射频消融电极对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综合治疗,其疗效可与手术治疗相媲美,但又具有不开刀、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
背景技术
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很高,约有1/5的腰腿痛病人是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从国内外流行病分析来看,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占人口的比率和绝对数值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从几岁到几十岁,因此研发出一种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保守治疗,如按摩、理疗等,但疗效不明显,也不稳定。外科手术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创伤大,费用高,风险大,使许多患者不愿接受。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如注射臭氧或胶原酶,射频消融,激光减压等方法。与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风险小、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目前微创治疗的方法尽管很多,但是与手术治疗相比,疗效常常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使其疗效能跟手术治疗相媲美,而又有微创治疗的优点,是广大患者和医生梦寐以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还纳射频消融电极,它能克服目前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些不足,如不能立竿见影、疗效不稳定等。应用本发明的还纳射频消融电极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在影像学设备(如CT)的引导下,将还纳射频消融电极针杆(1)的远端穿刺到椎间盘突出的病变位置,将侧针(2)展开,再依次进行还纳、热消融和注药或臭氧治疗。
本发明的特点是首先应用力学原理将压迫椎管神经的病变组织复位(即还纳),其中还纳是指医生通过手法或器械将患者脱出或离位的组织恢复到原来位置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再应用热消融的原理将病变组织凝固缩小,从而不再压迫神经。应用本发明的还纳射频消融电极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还能通过注射臭氧或胶原酶达到消炎和止痛等功能;这种综合治疗,其疗效可与手术治疗相媲美,又具有不开刀、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
还纳射频消融电极的侧针(2)展开后为弧形,侧针(2)展开后与针杆的尖端能构成″r″字形,因此能将纤维环和病变组织插住,再用力将压迫神经的组织推离。
侧针(2)的尖端装有热电偶(13),在进行热消融过程中可实时控制治疗温度。
本发明的还纳射频消融电极,包括针杆(1)、侧针(2)、操作手柄(3)、侧针推拉钮(4)、注射嘴(5)、电缆(8)和电插头(7),针杆(1)的远端即尖端为斜坡形,斜坡下方有侧孔,侧孔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或椭圆形,通过该侧孔可以将侧针(2)展开或收回。
本发明的还纳射频消融电极,针杆(1)和侧针(2)均由金属管制成,侧针(2)通过针杆(1)的内腔与加粗管(10)的近端相连,加粗管(10)通过连接片(12)与侧针推拉钮(4)固定。因此可通过侧针推拉钮(4)将侧针(2)展开或收回。
本发明的还纳射频消融电极,其侧针(2)的尖端装有热电偶(13),热电偶(13)的引线通过侧针(2)的内腔、电缆(8)与电插头(7)连接。在治疗过程中可实时测量和控制消融温度。
本发明的还纳射频消融电极,注射药液通过注射嘴(5)、注射管(6)和针杆(1)的内腔到达针杆(1)远端和侧孔,通过注射嘴(5)可注射臭氧或胶原酶。
附图说明
图1还纳射频消融电极外形图
图2还纳射频消融电极内部结构图
图3还纳射频消融电极针杆远端和侧针图
图4还纳射频消融电极针杆远端斜坡与侧孔图
图5还纳射频消融电极针杆近端和加粗管结构图
图6还纳射频消融电极电路图
图7还纳射频消融电极注药管道图
图8用还纳射频消融电极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示意图
所有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或组件,图中所有标号的相应部件或组件的名称如下:
1.针杆
2.侧针
3.操作手柄
4.侧针推拉钮
5.注射嘴
6.注射管
7.电插头
8.电缆
9.密封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未经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61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中的进气盖板
- 下一篇:一种工业蜡熔化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