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及键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35926.4 | 申请日: | 2012-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0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晏彰;姚良瑜;何信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83 | 分类号: | H01H13/8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尤其指一种应用于键盘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电脑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键盘的设计愈来愈多样化。使用者在选择键盘时,键盘除了应具备基本的输入功能之外,键盘的视觉效果亦受到使用者的重视。举例而言,目前市面上已推出有发光键盘,除了在视觉上对使用者产生吸引力外,于夜间或灯光不足的地方亦可使用。因此,发光键盘更具市场竞争力。
发光键盘大多利用背光模组作为光源,以达到发光的功能。背光模组包含导光板以及发光单元。发光单元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而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导引而射出。然而,导光板上有时需设计一破孔以提供例如是指点杆(pointing stick)、定位柱等构件穿透。因此,于先前技术的发光键盘中,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能轻易地从导光板上的破孔处漏出,而发生漏光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漏光的背光模组及其使用该背光模组的键盘,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含导光板、发光单元、遮光片、反射片和遮光件。该导光板具有第一破孔,该第一破孔具有侧壁;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一侧,该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经由该导光板投射出;该遮光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上;该反射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下;该遮光件设置于该第一破孔中且遮蔽该侧壁,以阻挡经由该导光板导引的光线自该第一破孔处射出。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遮光片具有第一切口,该第一切口对应该第一破孔,当第一定位柱向下穿过该第一切口与该第一破孔时,该第一定位柱将该第一切口附近的部分该遮光片向下推入该第一破孔而形成该遮光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切口选自十字形、米字形和放射状其中之一,使该部分遮光片被推入该第一破孔后,该部分遮光片对称地分布在该侧壁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反射片具有第二切口,该第二切口对应该第一破孔,当第二定位柱向上穿过该第二切口与该第一破孔时,该第二定位柱将该第二切口附近的部分该反射片向上推入该第一破孔而形成该遮光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切口选自十字形、米字形和放射状其中之一,使该部分反射片被推入该第一破孔后,该部分反射片对称地分布在该侧壁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遮光件的第一端延伸超出该第一破孔而覆盖于该遮光片边缘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遮光件为不透光垫圈,且该遮光件的厚度等于该导光板的厚度。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遮光件具有第四破孔,该第四破孔对应于该第一破孔。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利用设置于导光板的破孔中的遮光件阻挡经由导光板导引的光线自破孔处射出,以避免发生漏光的现象。遮光件可为遮光片或反射片的一部分或为独立的不透光垫圈,视实际应用而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键盘,该键盘包含底板、复数个按键和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设置于该底板下。该背光模组包含导光板、发光单元、遮光片、反射片和遮光件。该导光板具有第一破孔,该第一破孔具有侧壁;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一侧,该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经由该导光板投射出;该遮光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上;该反射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下;该遮光件设置于该第一破孔中且遮蔽该侧壁,以阻挡经由该导光板导引的光线自该第一破孔处射出。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遮光片具有第一切口,该第一切口对应该第一破孔,当第一定位柱向下穿过该第一切口与该第一破孔时,该第一定位柱将该第一切口附近的部分该遮光片向下推入该第一破孔而形成该遮光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切口选自十字形、米字形和放射状其中之一,使该部分遮光片被推入该第一破孔后,该部分遮光片对称地分布在该侧壁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反射片具有第二切口,该第二切口对应该第一破孔,当第二定位柱向上穿过该第二切口与该第一破孔时,该第二定位柱将该第二切口附近的部分该反射片向上推入该第一破孔而形成该遮光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切口选自十字形、米字形和放射状其中之一,使该部分反射片被推入该第一破孔后,该部分反射片对称地分布在该侧壁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遮光件的第一端延伸超出该第一破孔而覆盖于该遮光片边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59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