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组网通讯的智能变电站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5596.9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7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强;高博;刘宁宁;丁津津;郭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林飞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组网 通讯 智能 变电站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组网通讯的智能变电站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和IEC61850标准的广泛应用,智能变电站建设已由试点阶段进入到大规模推广阶段。智能变电站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主要应用了以IEC61850通讯规约为基础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智能装置,颠覆了传统变电站的信息传输模式;
遗憾的是,现有智能装置的配套检测技术却未能跟上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发展,缺少智能装置的测试手段和工具。以数字化保护装置为例:现有的单体测试方法多是利用数字继保仪直接输出数字信号给保护装置,并由继保仪接收保护装置的GOOSE信号,或借助电子式互感器模拟仪,利用传统继保仪实现对合并单元、保护装置、智能终端整个保护回路的校验。但是这两种方法只能测试稳态故障条件下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没有办法测试暂态条件下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而且,传统保护装置暂态特性测试是利用实时仿真系统(ADPSS)外接功率放大器实现,但是数字化保护装置不能接收模拟信号。此外,由于受到现场试验条件的制约,系统背景下设备的特性试验和装置间的互操作性试验现场不便开展。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智能变电站测试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智能变电站测试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组网通讯的智能变电站测试系统,克服以往智能装置测试方法落后、通讯手段单一和测试范围不全面的技术难题。其具体的结构为:
一种复合组网通讯的智能变电站测试系统,包括智能装置测试平台1和仿真实验室2;智能装置测试平台1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3、网络监测系统4、线路保护单元5、主变保护单元6、母线保护单元7、合并单元8、智能终端9和待测装置接口10;仿真实验室2包括数字接口箱11和ADPS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12;智能装置测试平台1与仿真实验室2相连接,其中,所述的智能装置测试平台1上设有用于变电站采样值通信的第一过程层转换单元13、用于变电站GOOSE通信的第二过程层转换单元14和以太网15;其中,计算机监控系统3、网络监测系统4、线路保护单元5、主变保护单元6、母线保护单元7和待测装置接口10通过以太网15连接在一起;合并单元8通过第一过程层转换单元13与线路保护单元5、主变保护单元6和母线保护单元7单向连接、通信;智能终端9通过第二过程层转换单元14与线路保护单元5、主变保护单元6和母线保护单元7双向连接、通信;待测装置接口10经仿真实验室2内的数字接口箱11与ADPS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12相连接。
所述的合并单元8接收传统互感器信号或电子式互感器的信号;合并单元8输出IEC60044-8或IEC61850-9-2格式的采样。
线路保护单元5、主变保护单元6和母线保护单元7均能接收IEC60044-8或IEC61850-9-2采样格式的信号;线路保护单元5、主变保护单元6和母线保护单元7的对时方式同时支持B码、秒脉冲或1588对时。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同时支持IEC61850-9-2和IEC60044-8两种采样规约;
2、本实用新型同时支持“直采直跳”、“直采网跳”和“网采网跳”三种组网方式,并能够模拟现有所有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
3、本实用新型同时支持系统背景下和暂态条件下数字化保护装置动作特性的闭环测试,弥补了现有测试方法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系统运行中发生的各类故障,由此检测被测装置的对各类故障的应对动作是否正确性,以及各保护定值设置的合理性,有助于被测装置的隐患被及时发现、排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的序号为:智能装置测试平台1、仿真实验室2,计算机监控系统3、网络监测系统4、线路保护单元5、主变保护单元6、母线保护单元7、合并单元8、智能终端9、待测装置接口10、数字接口箱11、ADPS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12、第一过程层转换单元13、第二过程层转换单元14、以太网15。
实施例
现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5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定子扣片
- 下一篇:一种带齿轮增速的螺杆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