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清防蜡室内评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5459.5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红;艾长东;吕淑云;徐瑞丹;贾云鹏;陈逸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7/06 | 分类号: | E21B37/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清防蜡 室内 评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微生物清防蜡室内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原油采出过程中,原油在近井地带向井筒运移,温度不断下降,造成石蜡的析出,析出蜡聚集在近井地带造成井筒堵塞,这是引起油井减产的主要原因。造成原油温度下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地表地层温度呈梯度递减造成井筒液体温度随液流上升而降低以外,随着井筒液体向上运移,系统压力降低,原油中轻质成分以气态的形式从原油中溢出并膨胀,气体膨胀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加速原油温度降低。由于原油内轻质成分减少,原油对蜡的溶解度降低,也会加剧结蜡。因此对结蜡井实施清防蜡措施,是保证高含蜡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微生物清防蜡技术作为一个新型技术,其机理是将筛选出的合适的微生物注入到井筒中,由于微生物自身具有降解石蜡,以及粘附在金属或粘土矿物表面生长, 能够在金属和粘土矿物表面形成一层微生物保护膜的性质,使得石蜡结晶后不易与井壁表面吸附,达到清蜡、防蜡的目的。微生物清防蜡效果好、操作简单、无损害、安全可靠、效益高,同时能够克服原油集输过程中的结蜡问题。目前研究认为,微生物清防蜡机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细菌对石蜡的降解作用;(2)细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表面效应对井筒的维护作用;(3)细菌对蜡的分散作用。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如表面活性剂、有机酸等的各种化学物质,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引起水包油乳化作用,降低原油的粘度,从而解除井筒内管柱及井筒附近蜡的凝结。微生物在井筒,油管内壁及已析出的蜡晶表面吸附形成微生物场,可有效地防止蜡晶的吸附聚集,起到防蜡作用从而避免对抽油井的影响。但现有的室内清防蜡评价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程序繁琐、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清防蜡室内评价装置,它用于解决现有的室内清防蜡评价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程序繁琐、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微生物清防蜡室内评价装置由真空泵、安全瓶、玻璃瓶构成,真空泵连接安全瓶,安全瓶连接玻璃瓶,玻璃瓶内设置有钢柱,真空泵与安全瓶之间的胶管上安装有真空表,安全瓶与玻璃瓶之间的胶管上安装有阀门;安全瓶的瓶口和玻璃瓶的瓶口均塞有胶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结构简单、测定简单、准确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玻璃瓶中的环境为厌氧环境,符合地层的特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真空泵 2真空表 3安全瓶 4玻璃瓶 5钢柱 6阀门 7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这种微生物清防蜡室内评价装置由真空泵1、安全瓶3、玻璃瓶4构成,真空泵1连接安全瓶3,安全瓶3连接玻璃瓶4,玻璃瓶4内设置有钢柱5,工作时,将石蜡加热溶解均匀涂抹在钢柱5上;真空泵1与安全瓶3之间的胶管上安装有真空表2,安全瓶3与玻璃瓶4之间的胶管上安装有阀门6;安全瓶3的瓶口和玻璃瓶4的瓶口均塞有胶塞7,安全瓶3和玻璃瓶4分别通过胶塞7密封。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石蜡加热溶解均匀涂抹在钢柱5上,再将钢柱5置于玻璃瓶4中,采用真空泵1通过胶管经过安全瓶3将玻璃瓶4中的空气抽尽,真空表2测量玻璃瓶4内压力,玻璃瓶4的瓶口由胶塞7密封,当玻璃瓶4内为厌氧环境时,关闭阀门6,通过注射器向玻璃瓶4内充满清防蜡菌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5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道路雨水井用三防窨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