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轮胎成型机的自动喷油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35114.X | 申请日: | 2012-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秋;邱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前进橡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30/20 | 分类号: | B29D30/2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 地址: | 550008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轮胎 成型 自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机的自动喷油结构。
背景技术
轮胎成型过程是将帘布筒入套成型鼓(一般套三层),每层帘布套入后都靠后压辊的进退、分合、转动、来实现包钢丝反包、帘布筒正包、帘布筒与成型鼓剥离、压胎面等步进动作。其中在帘布筒正包、帘布筒与成型鼓剥离时都需喷注汽油。传统成型机的喷油方式是靠人工手持喷油球,并用手捏压喷油球,使汽油从插入喷油球中的管子喷出,这种传统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频繁的手动操作;2)喷油位置不准,3)汽油浪费量大;4)过量的汽油溶解胎体橡胶,形成胶浆随成型鼓的转动,甩到设备和人身体上,污染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机的自动喷油结构,它能实现自动化喷油,且喷油位置准确,喷油浪费小,喷油用量准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轮胎成型机的自动喷油结构,包括轮胎成型机的成型鼓及后压辊,在成型鼓的两个正包器外侧分别设有一个举升油缸,在举升油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一次喷油嘴;在后压辊的外圆弧上设有二次喷油嘴;另设有汽油油缸,在汽油油缸的顶部设有汽油加压气缸,在汽油油缸的底部连接有喷油管,喷油管的另一端分叉结构,其每个端头分别连接一次喷油嘴及二次喷油嘴,在与一次喷油嘴或二次喷油嘴连接的分叉段的喷油管上均设有控制电磁阀。
在一次喷油嘴或二次喷油嘴与喷油管之间设有塑料弹簧管。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成型机主要工作部件,成型鼓及后压装置的上分别安装了一组随动的喷油嘴,通过控制电磁阀自动控制喷油嘴在最佳位置进行喷油,且能有效控制喷油量,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完全克服传统手工喷油方式的几大不足,并且稳定和提高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方法简单,容易实施,所采用的装置结构合理,应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于轮胎成型机的自动喷油结构,包括轮胎成型机的成型鼓9及后压辊10,在成型鼓9的两个正包器6外侧分别设有一个举升油缸5,在举升油缸5的活塞杆前端设有一次喷油嘴8;在后压辊10的外圆弧上设有二次喷油嘴11;另设有汽油油缸2,在汽油油缸2的顶部设有汽油加压气缸1,在汽油油缸2的底部连接有喷油管3,喷油管3的另一端分叉结构,其每个端头分别通过塑料弹簧管7连接一次喷油嘴8及二次喷油嘴11,在与一次喷油嘴8或二次喷油嘴11连接的分叉段的喷油管3上均设有控制电磁阀4。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申请人的生产车间改造可10台及其,通过2个月以上的使用效果看出,自动喷油位置精准,使用油量得到有效控制,经测算,汽油消耗仅为过去的1/2,过去每条轮胎成型用汽油消耗定额为120克,降低到60克。按我公司年产量120万条交轮胎计算,每年节省汽油 1200000条×60克/条=72000000克=72000公斤,按120#汽油9.5元/公斤计,每年节省汽油费用68.4万元,且人员及设备环境卫生得到大大改善。自动喷油装置、自动打花装置及主机自动控制,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前进橡胶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前进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5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玻璃基板清洗机配套用的送风导向机构
- 下一篇:等离子切割机Z轴升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