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AVR单片机的马铃薯漏播检测与枪栓式补种器电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4006.0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关平;吴建民;王蒂;张俊莲;刘全威;孙伟;黄晓鹏;高晓阳;杨婉霞;王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vr 单片机 马铃薯 检测 枪栓 补种 器电控 系统 | ||
1.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马铃薯漏播检测与枪栓式补种器电控系统,包括电源电路,人机接口电路,检测电路,补薯执行部分及系统控制CPU(8),其中,电源电路由车载蓄电池12V电源及其指示电路(1)、数字稳压电源芯片及其输出指示电路(2)组成,人机接口电路由手动复位按钮(3)、手动打击试验按钮(4)、测薯环节红外线功能检测灯(7)、LCD1602显示电路(9)组成,检测电路由测薯环节(5)和定位环节(6)组成,补薯执行部分由弹簧(10)、击薯铁棒(11)、打击电磁铁线圈(12)、固态继电器(13)组成,其特征在于:检测电路由测薯环节(5)和定位环节(6)组成,补薯执行部分接收系统控制CPU(8)的qd端发出的10ms长补薯脉冲,经固态继电器(13),使打击电磁铁线圈(12)流过约5A的电流,击薯铁棒(11)在打击电磁铁线圈(12)推力作用下向前运动约50mm,将补薯薯块推入预定位置,而后,该击薯铁棒(11)在弹簧(10)拉力作用下返回原位,完成一次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马铃薯漏播检测与枪栓式补种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薯环节(5),包含+5V电源,+5V电源经C16与C3并联的滤波电容后加在R12一端,R12的另一端接至J1的1端,限制流过插口J1所接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工作电流,LED_PWM为系统控制CPU(8)的14脚输出信号,该信号加至R8一端,R8的另一端分别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和R15一端,R15的另一端和Q1的发射极都接地,Q1的集电极接J1的2端,稳压二极管D9和D10的阳极均接地,D9的阴极与J1的1端连接,D10的阴极与J1的2端连接;J2口连接1#红外接收管,其2端接地,3端经电阻R23接VCC,C23和C4并联后一端接VCC,另一端接地,J2的1端为红外接收二极管的输出端,该信号在上拉电阻R31作用下经R22后被送到系统控制CPU(8)的40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马铃薯漏播检测与枪栓式补种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环节(6),包含接口J8上插接一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其2端接地,1端串接电阻R24限制霍尔元件的工作电流,R17为霍尔输出上拉电阻,上拉电源接+5V,霍尔元件的输出端3与系统控制CPU(8)的11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马铃薯漏播检测与枪栓式补种器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补薯执行部分,包含三极管Q4,其发射极接+5V电源,系统控制CPU(8)的9脚与R11一端连接,R11和R21一端相连,R21另一端接电源+5V端,R11和R21的连接点与Q4的基极相连,插座J11的1端与Q4集电极相连,2端接地,1端和2端之间并接稳压二极管D11,1端与D11阴极连接,2端与D11阳极连接;J11为固态继电器(13)的控制口,固态继电器(13)的控制口+端与J11的1脚相连,-端与J11的2脚相连;固态继电器(13)输出口+端与打击电磁铁线圈(12)的一端连接,打击电磁铁线圈(12)的另一端直接与+12V电源连接,固态继电器(13)输出口-端与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40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