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水冷散热的励磁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3843.1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梓平 |
主分类号: | H05B6/42 | 分类号: | H05B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644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散热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水冷散热的励磁线圈。
背景技术
电磁炉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电加热器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然而,由于电磁炉热效率高,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及控制电路的发热也非常明显,现有技术大部分是采用冷却风扇进行散热降温的方法来实现电磁炉的安全工作,但该方法存在噪音大、使用寿命短的缺陷,特别是对于长时间处于高油烟的环境中,冷却风扇及电子元气件易因粘附大量的油污而停止工作,从而影响电磁炉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对于大功率电磁炉(灶),上述缺陷尤为突出。
公开日为1993年8月11日,公开号为CN 107519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冷式电磁炉,该电磁炉采用中空管体圈绕成感应线盘,并使中空管体与外部水箱以及冷却装置连通形成水循环实现散热降温,该申请适合大功率电磁炉并同样采用水冷进行散热,但仍需要采用冷却风扇进行散热;此外,当采用铜管作为导管导水时,易漏电引起短路;另外,铜管长时间与水接触易造成氧化、腐蚀,从而产生导热不良,影响线盘寿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水冷散热的励磁线圈,该励磁线圈具有散热效果好,无噪音,安全耐用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水冷散热的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水冷散热的励磁线圈为由带水冷套管导线缠绕而成的一体结构,所述带水冷套管导线由金属线包扎绝缘层或涂漆绝缘层,再外套导流管构成。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与水循环冷却控制系统连通并与水循环冷却控制系统形成水循环回路。
优选的,所述带水冷套管导线通过导热胶粘固成所述励磁线圈。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为硅胶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无噪音且散热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的励磁线圈由金属线包扎或涂漆绝缘层,再外套导流管缠绕而成的一体结构,且所述导流管与水循环冷却控制系统连通并形成水循环回路,利用水循环回路对励磁线圈中的金属线直接进行散热,散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同时也克服现有技术采用冷却风扇散热存在噪音大、功耗高的局限性,而且,也克服了采用冷却风扇易造成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因吸附油污而降低导电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局限性。
2、可靠性高、安全耐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硅胶管作为导流管,硅胶管具有绝缘性好、导热性能佳、可塑性强、热稳定性好的优点,使得制成的带水冷散热的励磁线圈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同时,软质硅胶管便于根据加热锅具的形状将励磁线圈固定成与加热锅具相匹配的形状并粘固成一体结构,提高电磁感应的效率,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此外,水冷散热也克服了传统散热风扇易粘附油污而影响使用寿命的缺陷,具有安全、耐用、寿命长的优点;另外,用于产生电磁感应的金属线外表面包扎或涂漆绝缘层,使得流经导流管的水不漏电、不短路;再次,采用硅胶管作为导流管也能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铜管易造成氧化、腐蚀,从而产生导热不良、影响励磁线圈寿命的缺陷。
3、水循环回路畅通、不堵塞。本实用新型导流管与水循环冷却控制系统进行水循环过程中,因金属线的电磁感应产生的电磁场使得通过导流管的水被磁化,经磁化的水在流经导流管过程中不会形成水垢,因此,即使在导流管内径很小的情况下,水循环回路仍能长期使用而不会堵塞,也无需定期清除水垢,具有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水冷套管导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带水冷套管导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励磁线圈与加热锅具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磁灶的外观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磁灶中的水冷散热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带水冷套管导线,由金属线50涂漆绝缘层51,再外套导流管52构成,其中导流管52为硅胶管,导流管52与绝缘层51之间的通道53为水循环通道。
如图2所示的带水冷套管导线,由金属线54外套导流管56构成,其中导流管56为硅胶管,导流管56内部设有与导流管同质且与导流管连成一体的隔离壁55,隔离壁55将导流管内部分隔成第一通道57和第二通道58,其中金属线54设于第二通道58中,第一通道57为水循环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梓平,未经陈梓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3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直热式粉状物料烘干机
- 下一篇:冲泡包装及其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