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貂新型产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2327.7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0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马永兴;张子佳;张进红;于冬梅;齐静;张晓利;王爱军;仁二军;刘进军;刘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1/035 | 分类号: | A01K1/035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貂 新型 产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貂养殖产业过程中应用到的水貂新型产床。
背景技术
用于水貂生育幼崽的产床设置在产箱内部。传统的水貂产箱内的产床多为平面结构,产床上多铺设垫草,这些垫草经常被母貂破坏,由于仔水貂能够轻易爬动,经常钻入松散的垫草内或产箱角处,母水貂在进入产箱哺乳时,极易将垫草内的新生仔貂压死,造成仔貂成活率低、哺乳效果不好等生产实际问题,给水貂养殖业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水貂产箱存在的诸多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仅能有效防止由于仔水貂乱爬乱动而导致仔水貂被压死的情况发生,而且能为母水貂提供良好的生育环境的水貂新型产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貂新型产床,包括产箱和设置在产箱内部的产床,产床中部为产窝,产床的底部四角固接有产床支腿,产床上表面位于产窝外圆周处设置有挡风板,其特征在于,
a、产窝底部为平面结构,产窝底部均布有渗透孔;产窝的四壁为圆弧状结构,产窝四壁上均布有网眼;
b、挡风板设置在产箱入口端的产窝外圆周上,挡风板的尾端设置有圆弧状的产窝入口;挡风板整体为与产窝外圆周相吻合的弧形结构,挡风板的中部设置有向产窝侧内凹的挡风板弧形凹槽,挡风板的下部为挡风板插板;
c、产箱入口端的产窝侧面设有挡风板托架;该挡风板托架是与产窝外圆周相吻合的弧形结构,该挡风板托架的底面为平面,挡风板托架外围设置有与其一体浇铸而成的挡风板插槽,挡风板插板插装在挡风板插槽内。
与传统水貂产箱和产床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这种新型水貂产床通透性强,可将仔貂排泄的尿液直接渗透到产床下方,弧形通道为母貂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提高母貂和仔貂的生活环境;由于产床底部四壁为弧形,能有效防止仔水貂四处爬行,避免母貂哺乳时压死仔貂的现象,可大大提高仔貂的成活率和哺乳效果,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为水貂养殖产业增加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产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产箱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产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产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产床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挡风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挡风板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产箱1,产窝2,产床支腿3,产床4,产箱入口5,挡风板6,产窝入口7,渗透孔8,挡风板弧形凹槽9,网眼10,防滑纹11,挡风板插槽12,挡风板托架13,托架外缘14,托架内缘15,挡风板插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8,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这种水貂新型产床,包括产箱1和设置在产箱1内部的产床4,产床4中部为产窝2,产床4的底部四角固接有产床支腿3,产床4上表面位于产窝2外圆周处设置有挡风板6。产窝2底部为平面结构,产窝2底部均布有渗透孔8。产窝2的四壁为圆弧状结构,产窝2四壁上均布有网眼10。
作为优选方案,挡风板6设置在产箱入口5端的产窝2的外圆周上,挡风板6的尾端设置有圆弧状的产窝入口7。挡风板6整体为与产窝外圆周相吻合的弧形结构,挡风板6的中部设置有向产窝侧内凹的挡风板弧形凹槽9,挡风板6的下部为挡风板插板16。挡风板弧形凹槽9和产箱1箱壁构成母貂进入产窝2的通道,附图3中的箭头为母貂进入产窝的路径。产箱入口5端的产窝2侧面设有挡风板托架13。该挡风板托架13是与产窝2的外圆周相吻合的弧形结构,该挡风板托架13的底面为平面,挡风板托架13外围设置有与其一体的挡风板插槽12,挡风板插板16插装在挡风板插槽12内,挡风板弧形凹槽的下边缘与产床上表面平齐。挡风板弧形凹槽9、挡风板插板16为一体成型的弧形板状结构,其中挡风板弧形凹槽的弧度为115°,挡风板尾端的产窝入口的弧度为110°,挡风板托架的托架外缘14的弧度为90°左右,托架内缘15的弧度为80度左右。挡风板采用塑料等柔性材料制作,在插装过程中,将其弯成与产窝外圆周相吻合的弧形结构,并与挡风板托架的托架外缘、托架内缘以及挡风板插槽的相匹配。
为了避免母貂在进入产窝的过程中滑倒,通道处的产床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11。
产箱入口端的产床边缘为光滑的圆弧结构,且与水平面呈15°夹角,另外产窝上边缘与产床上表面为圆滑过渡的弧形结构。这样能够避免母貂在由入口进入产箱的时候,产床边缘的硬角刮破母貂的乳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唐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2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