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及其安装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1773.6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利;刘文清;张洪生;唐明军;胡小川;王海龙;陈圣平;马鹏飞;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拱桥 及其 安装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拱肋,特别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及其安装支座,可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和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拱肋的制作和安装,提高拱肋安装过程中和安装就位后拱肋支架的稳定性,保证拱肋安装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普通钢筋混凝土拱桥和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都属于钢筋混凝土拱桥。目前,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和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拱肋的安装施工过程中,拱肋与拱肋支架的对接安装是施工技术难题,没有特别的处理方法,一般对拱肋不做处理直接置于拱肋支架上。这种施工方式,由于拱肋线形为拱形,拱肋与拱肋支架的相互作用力沿着拱肋弧线的法线方向,这就造成了拱肋与拱肋支架之间存在水平方向的相互作用力。拱肋安装时其与拱肋支架的接触面小且对拱肋支架存在沿水平方向的推力,不利于拱肋支架的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和极大的施工风险。因为存在着很高的风险,要保证拱肋安装的稳定,对拱肋支架的稳固性要求就较高。当拱肋安装不当时,拱肋支架存在垮塌的危险,这个问题一直影响着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钢筋混凝土拱桥需要改进拱肋的结构,降低普通钢筋混凝土拱桥和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拱肋的安装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及其安装支座。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传统拱肋安装稳定性不好的问题,提高施工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包括拱肋本体,在拱肋本体与拱肋支架对应安装的位置上设有推力转换支座。
安装支座的支座本体是工形体,其上端面是水平面,支座本体焊接在拱肋支架的顶部与推力转换支座的底板水平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应用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安装的稳定性。通过在拱肋本体上固定预埋钢筋,进而在预埋钢筋的基础上焊接底板,使将来拱肋安装就位时,两端的安装位置为水平位置,将拱肋与拱肋支架的接触面转化为水平面。这样,拱肋对拱肋支架的作用力垂直于水平接触面,作用力竖直向下,不存在对拱肋支架水平方向上的推力,消除了拱肋与拱肋支架之间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力,保证了拱肋安装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避免了相应的施工风险,同时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本实用新型便于拱肋的安装,还能够缩短工期,提高工程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拱肋和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拱肋安装后的受力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包括拱肋本体3,在拱肋本体3与拱肋支架5对应安装的位置上设有推力转换支座。推力转换支座包括预埋钢筋1和底板2,底板2的下端面是水平面,预埋钢筋1固定在拱肋本体3中,将底板2焊接在预埋钢筋1的下端。底板2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其厚度设定在10mm-100mm之间;底板2与拱肋本体3的夹角就是拱形本体3的夹角。预埋钢筋1的直径设定在20mm-60mm之间。按照其直径设计预埋钢筋1的总数,直径越大,其预埋钢筋1的根数越少。
用于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的安装支座,其支座本体4是工形体,其上端面是水平面,将支座本体4焊接在拱肋支架5的顶部与推力转换支座的底板2水平接触。支座本体4上部板体的外部形状可与底板2相同或不同,其直径或面积可与底板2相同或者大于底板2。
预埋钢筋1整体强度的应满足公式:SNfσc>kF;
式中:
S—预埋钢筋1单根横截面积;
N—预埋钢筋1的总根数;
fσc—预埋钢筋1单根标准抗剪强度值;
k—推力转换支座安全系数,k≥5;
F—预埋钢筋1与拱肋本体3接触中点计算水平推力。
预埋钢筋1抗压强度的应满足公式:SNfσbc>kG;
式中:
S—预埋钢筋1单根横截面积;
N—预埋钢筋1的总根数;
fσbc—预埋钢筋1单根抗压强度值;
k—推力转换支座安全系数,k≥5;
G—拱肋本体3的重力。
参见图2,安装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拱肋时,只要将拱肋本体3两端的推力转换支座的底板2与拱肋支架5顶部的安装支座的支座本体4对齐放置即可。图2中P代表支座本体4对底板2产生的竖直向上的作用力;G代表拱肋本体3的重力。当底板2与支座本体4对齐后,拱肋本体3对拱肋支架5所产生的推力就变成了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保证了拱肋的稳定性,降低了施工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利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利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1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送推荐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抗干扰容错性能的滑模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