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电池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1573.0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0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于广泽;沈剑莹;孟令旗;李江华;杨曾光;范广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市正发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18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电池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差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电池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温差发电是一种将温差能(热能)转化成电能的固体状态能量转化方式,它的核心部件是半导体温差电偶模块,因多用于制冷,亦称半导体制冷片,将它的两根引出线连接到万用表的电压或电流档,用体温传导到它的一个面,使其两面形成温差,指针就会偏转。实验表明,对半导体温差电偶模块提供摄氏1度的温差可相应产生约0.03V的电压,由于发电效率极低,难与负载匹配,目前半导体温差电偶模块的热电转化应用率不超过5%。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电池充电装置,以车辆的发动机散热用热水出水为温差源,输出合适的电压和功率,满足车载电池的充电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电池充电装置,包括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组、输出控制器和蓄电池,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组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发动机水箱的出水口和回水口相连构成热水的循环回路,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组的电压输出端与输出控制器相连,输出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和发动机点火端子相连。
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组包括10块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串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车辆的发动机散热用热水出水为温差源,当此温差不小于50℃时,能输出100-150W的功率,满足电压13.96V车载电池的充电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组 2-输出控制器 3-蓄电池 4-发动机水箱 5-发动机点火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电池充电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组1、输出控制器2和蓄电池3,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组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发动机水箱4的出水口和回水口相连构成热水的循环回路,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组1的电压输出端与输出控制器2相连,输出控制器2分别与蓄电池3和发动机点火端子5相连。
当小流量使用热水时,发动机与外部温压为60℃以上,发动机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3.93V,开路电流345mA,既使发动机停止过数小时,发动机电池的开路电压仍有为6.23V,开路电流7mA。一块40*40*3.5mm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在温差60℃时就能发出3.5V/3-5A的电量,即10-15W的功率,因此10块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串联成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组1就可满足快速给13.96V的发动机电池充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市正发电路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市正发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1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孔活性层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