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遥控通心络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0339.6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3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廷海;朱明军;杜阳阳;关方霞;吴迪;吴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廷海;吴建春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君燕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通心络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遥控通心络治疗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近年来穴位外治法治疗心脏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明确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调脂等作用。人体穴位具有电磁特性,它是磁场聚集点,经络是实现生物放大效应的主要渠道。人体穴位电刺激以往均采用针灸直接刺激或者有线电针灸刺激。采用针灸直接刺激或者有线电针灸刺激,存在有创、有感染、患者对针刺恐惧心理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磁刺激治疗效率的遥控通心络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遥控通心络治疗仪,包括控制部分、采样部分和电极,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部分由中央控制器、微处理器、无线接收模块及功率发射模块构成,所述中央控制器和与其实现无线通信的微处理器连接,无线接收模块与微处理器输入接口连接,无线接收模块输出接口与功率发射模块连接;所述采样部分由无线发射模块、A/D转换模块和电传感器构成,所述A/D转换模块输入接口与电传感器输出端电连接,A/D转换模块输出接口与无限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电极部分由设置在绝缘基板上的电磁线圈构成,在所述电磁线圈的两电极端固连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它实现遥控对心脏患者进行身体相关穴位的电刺激治疗;解决现有采用针灸直接刺激或有线电针灸刺激存在有创、易感染、患者对针刺恐惧心理的不足。并能够实时采集覆着在患者皮肤上电极的电传感器无线传输来的心电频率信号,通过改变功率发射模块发射频率和发射功率大小,相应调整对应于覆着在患者选定穴位处的电磁线圈的电刺激强度和频率,与人体中的经络循行和气血津液循行产生全息共振达到舒通气血、化瘀通络的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单元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极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采样单元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3所示遥控通心络治疗仪,包括控制部分、采样部分和电极;所述控制部分由中央控制器、微处理器、无线接收模块及功率发射模块构成,所述中央控制器和与其实现无线通信的微处理器连接,无线接收模块与微处理器输入接口连接,无线接收模块输出接口与功率发射模块连接;所述采样部分由无线发射模块、A/D转换模块和电传感器5构成,所述A/D转换模块输入接口与电传感器5输出端电连接,A/D转换模块输出接口与无限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电极部分由设置在绝缘基板1上的电磁线圈2构成,在所述电磁线圈2的两电极端固连有凸起3、4。
中央控制器通过无线方式分别向每个微处理器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每个微处理器所对应的功率发射模块的发射频率和发射功率,从而实时调整与该功率发射模块对应的、覆着在患者选定穴位处的电磁线圈2的电刺激强度和频率,通过固定在绝缘基板1上与电磁线圈2两电极端连接的凸起3、4进行电刺激治疗;同时,中央控制器通过微处理器接收其所对应的、覆着在该患者相关穴位的电极电传感器5无线传输来的心电频率信号,通过改变功率发射模块发射频率和发射功率大小,相应调整对应于覆着在患者选定穴位处的电磁线圈2的电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廷海;吴建春,未经杜廷海;吴建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0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