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管机管件助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0058.0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1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钜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B21D7/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机管件 助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弯管机,具体指一种弯管机管件助推装置。
背景技术
弯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的弯管生产制造中,弯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这些行业的产品的结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弯管是采用弯管机来制造的。
弯管机在弯管过程中,被加工管件的进给主要通过助推装置来控制。助推装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待加工管件送至由主夹模和轮模闭合形成的型腔中,被主夹模和轮模夹紧,弯管转臂受驱转动弯曲管件。在弯管过程中,助推装置仍然按原速度向前推送待加工管件,而需要弯折的部分则被夹紧在原地弯曲,这样容易造成主夹模和轮模之外的管件部分起皱。为了防止管件在弯管过程中的起皱,人们设计了防皱装置。如专利号为ZL200520116144.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金属管件弯曲防皱的加工装置》,该弯管加工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各部件动作的动力装置、用于提供弯管型腔的轮模、防止管件在弯曲过程中折皱的抗皱模体、辅推模、工件模夹和模体定位装置,轮模侧面周向设有凹半圆形环槽,在抗皱模体前端设有与凹半圆形环槽相匹配的半圆形凸形块。通过半圆形凸形块与轮模的凹半圆形环槽紧密配合,实现了管件弯曲内半径与轮模的凹半圆形环槽紧密配合,满足了管件弯曲内半径与轮模的凹半圆形环槽无空隙要求,使管件薄壁小半径弯曲达到内径不起皱,使弯曲精度更精确。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管件助推装置,采用液压油缸作为动力装置,传动精度低且同步性差,此外,在弯管过程中,没有对夹模中的管件进行补料,因此管件在弯曲过程中还是容易发生断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传动精度高且能与弯管动作同步运行从而对进入弯管过程中的管件进行补料的弯管机管件助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弯管机管件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块,支承于该弯管机的辅推模夹紧臂的滑轨机构上,
推块,支承于滑块上,且能沿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移动并限位;
助推模,具有与待弯折管件相适配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型腔,与防皱板上的型腔相配合夹紧待弯折管件;
支架,与所述的推块相连接并随推块的移动而移动;
丝杠和丝母,用于推动所述助推模移动的组件,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丝母螺接在所述丝杠上并驱动连接所述的助推模;
伺服电机,为该助推装置的动力部件,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连接该弯管机的控制模块,根据控制模块所发出的指令动作;伺服电机的输出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的丝杠。
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较好的,所述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丝杠上均设有带轮,两个带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该连接方式同步性较好。
还可以是,所述的伺服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组驱动连接所述丝杠。
作为改进,可以在所述丝母外套设有连接套,该连接套与所述的助推模相连接。
较好的,还可以在所述的连接套前端设置能缓冲碰撞力的防撞块,以起到减震保护作用
所述的丝杠和丝母可以为滚珠丝杠和滚珠丝母。
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的滚珠丝杠包括一内置有滚珠的丝杠螺母,连接套套设在丝杠螺母上并可随丝杠螺母进给,当滚珠丝杠转动时,丝杠螺母可沿丝杆进给。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套前端设置有防撞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伺服电机控制滚珠丝杠的转动,从而控制管件辅推装置的进给,相比于原有的液压油缸,精度和同步性大大提高,且更加清洁,更有工作效率;并且由于该助推装置的及时送料、补料,有效避免了管件的起皱和破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除了推块和滑块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弯管机管件助推装置包括:
滑块1,安装在该弯管机的辅推模夹紧臂的滑轨机构9上,为整个助推装置的承载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钜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钜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0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水箱外壳冲压组合模具
- 下一篇:一种高速粗拉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