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减少深腔零件表面处理时产生涡印面积的空气导出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29559.7 | 申请日: | 2012-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8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光;刘莉;孙士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7/00 | 分类号: | B05C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少 零件 表面 处理 产生 面积 空气 导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减少深腔零件表面处理时产生涡印面积的空气导出管。
背景技术
对于轴组件等需要进行表面处理的零件,由于其复杂的零件结构,内部含有深深的内腔,按照普通的表面处理工艺进行加工,零件在浸没入加工溶液时,不可避免地会使一部分气体残留在零件的内腔顶部无法排出,使得该处表面无法和加工溶液互相接触,产生表面膜层,即产生涡印,对于轴组件等零件,在其内腔产生的涡印面积甚至达到整个内腔面积的50%。而对于尺寸精度高的零件,又无法进行多次表面处理,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零件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减少深腔零件表面处理时产生涡印面积的空气导出管,该空气导出管在轴组件等带有深腔的零件上使用,可减少表面处理时产生的涡印面积,提高了零件的加工合格率,降低了经济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减少深腔零件表面处理时产生涡印面积的空气导出管,包括管体,在管体的一端设置有空气入口,另一端设置有空气排出口。
所述管体采用弧形或直线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减少深腔零件表面处理时产生涡印面积的空气导出管在轴组件等带有深腔的零件上使用,缩短了生产加工时间,减少了表面处理时产生的涡印面积,提高了零件的加工合格率,降低了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减少深腔零件表面处理时产生涡印面积的空气导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排出口,2--管体,3--空气入口,4—轴组件,5—内腔,6—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减少深腔零件表面处理时产生涡印面积的空气导出管,包括管体2,在管体2的一端设置有空气入口3,另一端设置有空气排出口1。
所述管体2采用弧形或直线形。
所述空气入口3与空气排出口1根据情况可交换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使用过程:
如图2所示,以轴组件4蓝色阳极化表面处理为例,本实用新型的材质均采用PP材料。PP材料在轴组件4蓝色阳极化表面处理过程中不与使用的加工溶液产生溶解或其他化学反应,不导电,不影响轴组件4的蓝色阳极化表面处理。
使用时,先通过螺栓将轴组件4固定在夹具6上,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入口3放入轴组件4的内腔5中,使空气入口3与轴组件4的内腔5顶部留有间隙,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空气排出口1的一端固定在夹具6上。通过夹具6将固定在夹具6上的轴组件4和本实用新型一起放入加工溶液中,在此过程中保证空气排出口1一直在加工溶液液面之上,轴组件4的内腔5中的空气在压差下会从空气排出口1排出,同时会有少量加工溶液在压差下随着空气从空气排出口1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9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专用自复位防爆阀
- 下一篇:2TG-E110×90液压油缸限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