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热风烘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9268.8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0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方旭波;陈小娥;余辉;袁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3/40 | 分类号: | A23L3/40;A23B4/03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热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道装置,尤其是高效节能热风烘道装置,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因疯牛病、口蹄疫和禽流感的爆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大大降低陆地动物蛋白休闲食品的食用,转而食用水产动物蛋白休闲食品。资料显示,2006年,世界休闲食品市场销售额超过500亿美元,其中鱼片休闲食品占到10%左右,并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然而,目前我国传统鱼片干燥形式仍以热风干燥烘道形式为主,该方法的缺点是前后物料干燥速率不同、生产效率低、能耗高、卫生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产品色泽差、档次低,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出口难度越来越大。为了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品质,急需对传统热风烘道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热风烘道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热风烘道装置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等不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热风烘道装置,包括进风道、送风机组、加热器、导风板、烘道、烘车、引风机组、出风道和换热器,送风机组为四只轴流风机且均匀分布在进风道处,导风板装在进风道末端,能够使进来的热风均匀吹向烘道;在送风机组和导风板之间设有加热器,加热器为电阻丝结构,将送风机组吹进的风进行加热;烘道为长方体型,长15米,宽4.2米,高1.9米,可以并排放置两排烘车,烘道侧面设有门,烘车可以从烘道侧门进入;在出风道处装有引风机组,引风机组为四只轴流风机且均匀分布在出风道处;在进风道入口和出风道末端处装有换热器,换热器采用二级换热;在烘道内装有风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每个轴流风机连接一个变频器,通过变频器可以改变各轴流风机的转速,变频器由VAV系统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烘道为长方体型,能够使烘道热量分布更均匀;烘道内的风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信号反馈传送到VAV系统中,再由VAV系统控制变频器改变各轴流风机的转速,从而使流速增加和热能分布均匀,达到各段物料干燥速率相同;通过出风道的热能回收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热风烘道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中:1、进风道 2、送风机组 3、加热器 4、导风板 5、烘道 6、烘车 7、引风机组 8、出风道 9、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热风烘道装置,包括进风道1、送风机组2、加热器3、导风板4、烘道5、烘车6、引风机组7、出风道8和换热器9,送风机组2为四只轴流风机且均匀分布在进风道1处,导风板4装在进风道1末端,能够使进来的热风均匀吹向烘道5;在送风机组2和导风板4之间设有加热器3,加热器3为电阻丝结构,将送风机组2吹进的风进行加热;烘道5为长方体型,长15米,宽4.2米,高1.9米,可以并排放置两排烘车6,烘道5侧面设有门,烘车6可以从烘道5侧门进入;在出风道8处装有引风机组7,引风机组7为四只轴流风机且均匀分布在出风道8处;在进风道1入口和出风道8末端处装有换热器9,换热器9采用二级换热,利用换热器9将出风道8处的余热传导到进风道1入口,实现热能回收。在烘道5内装有风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每个轴流风机连接一个变频器,通过变频器可以改变各轴流风机的转速,变频器由VAV系统控制。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打开烘道5侧门,将装有物料的烘车6推进烘道5,关闭烘道5侧门,启动设备,送风机组2将未加热的冷风吹向加热器3,冷风经过加热器3加热后通过导风板4进入烘道5,然后再通过引风机组7将烘道5内使用完的热风排出,出风道8尾部的热量通过换热器9传送到进风道1口,随着烘道5内的风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信号反馈传送到VAV系统中,再由VAV系统控制变频器改变各轴流风机的转速,从而使流速增加和热能分布均匀,达到各段物料干燥速率相同;通过出风道8的热能回收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9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食品高效凝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晾晒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