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9150.5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3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海;汪卫东;陈建微;林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格兰迪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2 | 分类号: | F16K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减压阀。
背景技术
减压阀可运用于石油、冶金、食品、纺织印染及医药等行业,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将管道出口的压力保持恒定。目前,市场及资料上出现的减压阀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且阀芯多采用膜片,膜片的使用寿命较短,更换不方便,并且容易出现泄漏,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运行稳定的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压阀,包括阀体、阀杆、固定连接于阀体上部的上阀盖及连接于上阀盖的付阀体,所述的阀体上设置有流体出口及流体入口,且阀体上还设置有主阀座,该主阀座上还设置有导通流体入口及流体出口的流道,所述的阀杆穿设该流道设置,所述的阀杆上设置有主阀,该主阀设置于主阀座的下部,所述的阀杆下端套设有复位机构,所述的阀杆中上部位于付阀体内,且阀杆中上部的外壁套设有调节弹簧,该调节弹簧的上端与付阀体接触,下端与上阀盖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膜片的启闭方式,采用主阀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减压阀的使用寿命,这样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设置复位机构及调节弹簧,有效的实现了调节主阀开启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上端与主阀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下端与阀体连接;所述的阀体包括阀体本体及底阀,所述的阀体本体下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的轴向外侧与底阀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阀盖上设置有泄气孔;所述的阀体本体与底阀采用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复位弹簧复位,有效的利用自身的弹力辅助主阀的复位,且设置底阀,当需更换复位弹簧时,只需拆下底阀,更换复位弹簧,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最后设置的泄气孔,有效的辅助减压阀的正常工作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压阀,包括阀体1、阀杆9、固定连接于阀体1上部的上阀盖2及连接于上阀盖2的付阀体3,所述的阀体1上设置有流体出口11及流体入口12,且阀体1上还设置有主阀座5,该主阀座5上还设置有导通流体入口12及流体出口11的流道51,所述的阀杆9穿设该流道51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阀杆9上设置有主阀7,该主阀7设置于主阀座5的下部,所述的阀杆9下端套设有复位机构,所述的阀杆9中上部位于付阀体3内,且阀杆9中上部的外壁套设有调节弹簧4,该调节弹簧4的上端与付阀体3接触,下端与上阀盖2接触,改变了膜片的启闭方式,采用主阀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减压阀的使用寿命,这样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设置复位机构及调节弹簧,有效的实现了调节主阀开启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8,该复位弹簧8的上端与主阀5固定连接,复位弹簧8的下端与阀体1连接;所述的阀体1包括阀体本体及底阀6,所述的阀体本体下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的轴向外侧与底阀6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阀盖2上设置有泄气孔21;所述的阀体本体与底阀6采用螺钉连接,采用复位弹簧复位,有效的利用自身的弹力辅助主阀的复位,且设置底阀,当需更换复位弹簧时,只需拆下底阀,更换复位弹簧,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最后设置的泄气孔,有效的辅助减压阀的正常工作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格兰迪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格兰迪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9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安全断电的阀门电动装置
- 下一篇:温室内盆花转运装置的双向移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