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采用湿法烟气脱硫的燃煤电厂的汞污染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9036.2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钟犁;肖平;江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B01D53/80;B01D53/64;B01D53/4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采用 湿法 烟气 脱硫 燃煤 电厂 污染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电厂的污染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合采用湿法烟气脱硫的燃煤电厂的汞污染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汞是一种剧毒性物质,具有持久性、生物积累、遗传毒性、可远距离传输等特点,会对环境、人体产生长期而又严重的危害。作为煤中一种痕量元素,汞在燃煤过程中,大部分会随着烟气排入大气。虽然燃煤电厂烟气中的汞质量浓度很低,仅约为1~20μg/m3,但其总量巨大。根据美国环境署的数据,美国大气环境中约有1/3的汞来自燃煤电厂的煤燃烧,居人为汞排放源第一位。而中国作为煤炭消费大国,燃煤过程中造成的汞排放及其污染更加严峻。因此,我国已经将汞污染控制工作列入《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并初步提出了燃煤电厂排放的汞及其化合物必须低于0.03mg/m3的排放限制要求。
国内外所开展的燃煤电厂汞排放监测及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燃煤电厂排放烟气中的汞可分为三类:单质汞、氧化汞、颗粒汞。试验研究表明:烟气中的单质汞的比例,与煤中氯、溴、钙、铁等元素的含量相关,尤其当卤素含量低时,烟气中单质汞的比例高。除尘系统可以脱除绝大部分的颗粒汞,但对单质汞和氧化汞的脱除效果有限,而颗粒汞的比例与氧化汞的比例呈正相关性。湿法脱硫系统可以实现氧化汞的高效脱除,但是对单质汞几乎没有脱除效果。脱硝系统可以使烟气中的单质汞氧化,但是烟气中卤素含量低时,氧化效果差。
针对燃煤电厂汞排放的上述特点,并通过多年的实践,美国等发达国家形成了两类主要的汞污染控制技术,一类是吸附脱汞技术,一类是协同脱汞技术。
吸附脱汞技术,是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对烟气中的汞进行吸附脱除。专利“用于脱除烟气中汞的吸附剂及相应的脱汞方法”(专利号CN03816017.X)公开了高效脱汞专用的粉末状溴化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以及将吸附剂喷入空气预热器后实现汞污染控制的方法。吸附脱汞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广,但是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昂,电厂一般难以承受。本实用新型人在2011年提出的专利“一种除尘脱汞烟气净化系统”(申请号:201120432081.4)公布了一种经过优化的吸附脱汞系统,在利用静电除尘和布袋除尘实现高效除尘的基础上,通过吸附剂在布袋除尘区不断循环,可以获得很高的脱汞效率。
协同脱汞技术,则是利用电厂现有的烟气净化设备,在实现脱硫、脱硝、除尘的同时,实现协同脱汞。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但脱汞效率受到了烟气净化系统和煤种的限制。
截止2009年底,我国燃煤电厂中,100%的安装有除尘设备,而建有脱硫系统的机组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71%,建有脱硝系统的机组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6.7%,并将保持高速增长。同时考虑到协同脱汞技术与吸附脱汞技术相比成本低廉,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烟气净化系统,开发能够提高协同脱汞效率的技术工艺,是适合于我国燃煤电厂的汞污染控制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单位在2011年提出的专利“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燃煤电厂汞污染控制方法”(申请号:201120356783.9)公布了一种利用往一次风热风管道、二次风热风管道、输煤系统或者给煤机中加入卤化物添加剂溶液,以促进汞的氧化,从而利用现有的烟气净化系统降低烟气中汞排放的系统。对于设有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燃煤电厂而言,该系统虽然有望获得较高的脱汞效率,但是,被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吸收的氧化汞,基本存在于脱硫浆液当中,并不稳定,当脱硫系统运行出现波动、或烟气中汞含量较高时,这些被脱硫浆液吸收的氧化汞很可能再次释放,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燃煤电厂的汞污染的装置,具有脱汞效率高、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合采用湿法烟气脱硫的燃煤电厂的汞污染控制装置,包括输煤系统1,输煤系统1的出口与给煤机2的进口相连,给煤机2的出口与磨煤机6的进口相连通,磨煤机6与锅炉本体4相连通,锅炉本体4的出口与空气预热器11之间的通路上设置脱硝系统10,空气预热器11通过二次风热管5与锅炉本体4进口相连,空气预热器11通过一次风热管7与磨煤机6的进口相连,空气预热器11与一次风机8和二次风机9相连接,空气预热器11后设置除尘器12,除尘器12后设置湿法脱硫系统13,,湿法脱硫系统13后连接烟塔18,所述的湿法脱硫系统13包括一侧的新鲜浆液管道14;底部设置有脱硫废液管道15;底部和顶部之间设置循环泵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9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子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三相平衡可逆式PWM整流装置